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管住“变味实习”

四川日报 2019-08-06 06:27 大字

关注评论公号获取权威思想

□张舟

暑假期间,许多大中专院校学生,往往会根据学校安排和自己的兴趣,进入企业实习。这既是大中专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们走入社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实习能够让学生锻炼技能,开阔眼界,积累社会经验,进而可能收获更多的就业机会。

可近年来,实习开始变了味,走了样。有的学校以实习为由,强制安排学生到工厂企业充当廉价劳动力,让学生成为企业和学校的“摇钱树”;有的企业,对前来实习的学生不管不顾,证明一开,送出门去;甚至还有第三方机构以“内推”为诱饵,让学生们“付费实习”。种种乱象让实习变成过场,成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说不出的痛”。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实习不是学生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学校、企业和学生单方面付出的过程,而是需要三方共同努力。通过实习,学校能够完善专业设置,健全培训体制,企业能够在学校和学生的智力支撑下收获实现长远发展的人力与智力资源,学生能够实现对社会的细致了解,对所学专业进行深入思考,对未来职业进行合理规划。

为了让实习回归本质,教育部等部门三令五申,先后发布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对职业院校和普通本科的实习工作做出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和要求,为解决实习中存在的各种乱象提供了明确依据和行动指南。

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的技术,不是单纯的知识增长和能力培养,对实践认知和终极价值的追求才是教育的本质。要让实习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制度就不应该是吓唬人的“稻草人”。针对实习中违规安排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与实习企业进行利益输送的现象,教育、劳动监察等部门应该严格监督,严肃追责。一旦发现企业和学校的违规违法操作,立即惩处,持续发力,才能斩断实习背后的利益链条。只有板子打得狠打得准,打在痛处,让违规成本大于收益,才能根治乱象,让实习回归本质,名副其实。

新闻推荐

对一些职工来说,上夜班可谓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对此,一些企业通过优化劳动组织、智能化改造等方式为夜班岗位“加温” 【焦点关注】用“制度温度”为夜班岗位拴心留人

“有了家庭和孩子的护士,一般更希望上白班。然而,我们这里没有明确规定说护士达到多大年龄后可以不上夜班,而各科室不上夜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