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白发之悲最断肠 岑梦彪《悼女诗》解析 □戴道华

右江日报 2019-08-01 10:31 大字

无端闺守竟仙游,骨葬荒山万古愁。

续命有丝牵不住,返魂无路泪空流。

重泉渺渺人何处,芳草萋萋土一丘。

伶俐女孩天亦妒,九回肠断恨千秋。

这首诗的作者岑梦彪(1896年—1951年),是凌云县城解放街人。泗色中学毕业,曾就读于驻广东滇军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民国十九年(1930年)任凌云县县长,也担任过县议会议长。

这是一首悼念诗,从题材内容看,属于即事感怀诗的范畴。即事感怀诗,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诗缘情,心中有需要抒发的情,任何题材、任何事物都可以触发诗人的创作欲望。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叹离恨乱,或渴望功名,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即事”诗题材广泛,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怀亲、思乡、送友、酬赠、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往往是诗人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对于岑梦彪的这首诗,可以朝着这样的方向去理解。

作为一首即事感怀诗范畴的悼女诗,作者就爱女无端身亡一事,叙写了女儿死亡、埋葬及葬后感怀的情形,抒发了痛切肺腑的悲伤、愁苦、怨愤之情。

首联“无端闺守竟仙游,骨葬荒山万古愁”,作者概述女儿死亡、埋葬的过程及心中的无尽悲愁之情。用“无端”和“竟”两个词语,说明在作者看来,女儿的死是出乎料想的,是无征兆的,没理由的,是不能接受的、无法承受的,也是不忍面对的、不愿面对的。作者之所以不忍说出一个“死”字,而用“仙游”这个婉词,同时也表达自己对逝世女儿的美好祝愿。“骨葬荒山”跟妙龄闺守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地反差带给作者的是残忍的伤害,是无法摆脱的哀愁。“万古愁”既有对女儿到了另一个世界过得不好的担忧,也有对自己这一辈子都无法磨灭伤痛的预判。

颔联“续命有丝牵不住,返魂无路泪空流”,进一步写作者对女儿早逝的不舍和无奈。“续命有丝”,续命是指延长寿命。清·吴伟业《茧虎》诗:“最是茧丝添虎翼,难将续命诉牛哀。”清·朱彝尊《两同心》:“密意写、折枝朵朵,柔魂递、续命丝丝。”意思是有丝线可以延续女儿的生命。身为父亲的作者是多么希望能挽留住女儿的生命,可是他“牵不住”!他没有办法牵住那根救命的丝线,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的生命消逝却无能为力。那是多么无奈、无助啊!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而现在作者却只能“泪空流”。可以想见,那是一种怎样刻骨剜心的痛。

颈联“重泉渺渺人何处,芳草萋萋土一丘”,写作者的思绪从回想中收回,再次凝视眼前的新坟。“重泉”,读音zhòngquán,九泉,旧指死者所归。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潘岳》:“美人归重泉,凄怆无终毕。”宋苏轼《祭单君贶文》:“云何不吊,衔痛重泉。”想到心爱的女儿已经变成茂盛草丛中一堆小小的冰冷的泥土,长眠于九泉之下,作者却无法了却心里的担忧和牵挂:茫茫地府,无依无靠的女儿在哪里栖身?她会找到一个好的安身之所吗?

尾联“伶俐女孩天亦妒,九回肠断恨千秋”,作者由失女的悲痛、女儿死后生活的担忧转而对女儿死因进行拷问,最后作者把这一切归因于老天的妒忌。天妒英才,女儿之所以会死,是老天对乖巧、机灵、可爱的女儿产生了嫉妒之心。“九回肠断”,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作者认为他所有的伤痛都是老天造成的,他要怨恨老天怨恨千年!诗的末尾,我们再次读出了作者的无助、无奈和无尽的悲凄,也读出了作者的遗憾和自我排解、自我安慰。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以情取胜。作者围绕女儿的死,叙述、铺陈丧女的悲痛,让所有的文字浸在一种悲情的氛围中,这也是这首诗的最成功之处。我国古代诗歌讲究抒情,汉代《毛诗序》在论及诗歌抒情言志的特点时写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伴随着诗人感情的激动而进行的,是其强烈感情的产物。从抒情方式看,我国古诗的抒情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主要有就事抒情、借事抒情、借景抒情、以景载情、触景生情、景中含情等。虽然方式各有不同,强调的却都是以景事来写情事。通过景事来写情事,使得古诗的抒情不拘泥于单纯的抒情,让诗歌描写对象更扩大化,天地间一切触情的事物都可以入诗,都可以藉以抒发情怀。

岑梦彪这首《悼女诗》中最直接抒写情感的词有“万古愁”“泪空流”“恨千秋”,其次是“竟仙游”“牵不住”“人何处”“土一丘”等。这些词语分布在整首诗的各个诗句中,使悲情的氛围在每一句诗中都具体可感、真切动人。

从表达方式看,这首诗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记叙是基础是前提,它对应的诗句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句。这四句叙述女儿丧葬之事,追忆为女儿寻医问药最终束手无策的情况,为直接抒发“万古愁”情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厚实的基础,所以虽然是很空洞和直白的三个字,我们却不感到苍白和虚夸,这也算是运用就事抒情、借事抒情的抒情方式的好处。

描写是场景展现是情感触点。它对应的诗句是第五、第六句,这两句描写眼前的新坟和想象女儿九泉之下无依无靠的情景,冷冰冰的“土一丘”刺痛的不只是作者的眼睛,更是使作者想到阴间的阴冷,下意识地担忧女儿的处境。这里的写景看似只是写景,但是谁都可以感觉得出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伤痛和对女儿的爱。这就是融情于景、以景载情、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的妙用。并且写景虚实结合,留给读者更多的回味空间。

议论抒情是目的所在是点睛之笔。它对应的诗句是第七、第八句。第七句“伶俐”是对女儿的评价,也传递出作者平时对女儿疼爱有加,跟“天亦妒”形成鲜明对比,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地写出了老天的无情和可恨。这句是议论,是形象化的议论,是议中含情、以议传情。第八句“九回肠断”既是用典又是运用夸张修辞,极力突出伤痛之深,在这种伤痛的心态之下,喊出对老天的“恨千秋”,直抒胸臆,震撼人心。这两句作结把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是极为精彩的点睛之笔。

总的来说,这首诗胜在题材、胜在情感。不过,过于侧重抒发情感,也因此淡化了诗意。特别是数词用得过多,并且在三个句子结构的相同位置,这不是作诗的高明做法。

新闻推荐

贫寒学子卖鞋还清家庭债务大三买宝马 大四买房子

暑期的浙江丽水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四楼的一间工作室内,24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嵇炳华的电脑上接单不断。在丽水学院学子眼中,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