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单少了 半夜偷倒垃圾的行为也要停下来
【编者按】
上海7月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城市新时尚,你我新日常。澎湃评论部推出“论习惯的养成”,每天一篇,评论员、志愿者、大学生、小学生,小区业主,记录亲身经历,分享小诀窍,吐槽小烦恼,倾听真民声,寻求好建议,让垃圾分类从陌生变成习惯。
说实话,对垃圾分类这件事大家还是很上心的。上海正式实施的第二天,我就给家里买了两个新垃圾桶,按照“干”“湿”类别,给每个垃圾桶固定好用途;朋友分享了大量垃圾分类的小知识来定期考评;在我单位的工作群里,关于红茶包到底“猪吃不吃”的话题也讨论了好几轮。
成果当然是有的。据上海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披露的数据,群策群力二十天后,未设置分类容器的案件较第一周下降了4.6%,居住小区问题较第一周下降了17%。大家普遍的观感是分类率及分类准确率都大大提升。
然而,作为一个夜猫子,我发现还有极少数小区居民会在晚上甚至半夜出门扔垃圾。我经过几晚的观察发现,这些选择垃圾回收车走后才扔的垃圾中,湿垃圾大都未破袋。原来,晚上11点后扔垃圾,不仅能避开志愿者、督导员的询问和引导,还能在分类上打折扣。
这种“钻空子”的行为不仅在居民小区里。上海的上千家便利店,也是垃圾分类不容忽视的环节。仍有顾客在在便利店吃完便当后,将剩饭菜和便当盒直接投入湿垃圾桶中。在公共区域,撤桶、撤箱本意是以暂时的不方便,敦促公众早日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但在一些垃圾箱里,依然能看到干湿垃圾混杂倒在一起的现象。
面对一个常住人口2000多万的大都市,执法部门的检查毕竟只能抽样进行,有条件设置智能垃圾桶的小区也不占多数,公众的自觉在此时便尤为珍贵。目前尚未完全实施定时垃圾投放,想来也是有关部门考虑到不少居民加班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但如果大家钻这种人性化管理制度的空子,不仅会给管理带来难度,从个人角度来说,也是缺乏基本的环保意识和公众责任心的体现。
垃圾分类是具有上下游效应的系统性大工程,除去个人从意识和行动方面培养好垃圾分类的习惯,外在的监督、奖惩、矫正也必不可少。目前实施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中,已有过半城市明确了奖惩条例。但条例是一回事,落实到细节执行,比如如何保证便利店中的垃圾分类投放,如何保证夜半后居民依然恪守垃圾分类投放准则等等,是另一回事。
惰性难改,习惯的养成实属不宜。虽说涓滴细流,终汇成海,但在汇集成海的过程中,如果歧路少一点,也能大大加快洋流最终激荡的速率。在垃圾分类领域,我们国家不是走在最前面的,但希望能通过大家约束自己、督促他人,尽量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快一点。
新闻推荐
记者李澜恋爱,总是令人神往的。22岁的阿妤就特别想找个人谈恋爱。因为一直以来,她都很孤独。看着身边的同事常收到各种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