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炎炎夏日,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远离溺水,听听救生员怎么说

蚌埠日报 2019-07-25 07:54 大字

本报讯(记者曹梦晴)炎炎夏日,游泳成为不少人降温解暑的选择,青少年也纷纷加入游泳大军。不过,每年因游泳发生的事故不少见,所以游泳消暑一定要把“安全”谨记心间。

野外游泳危险系数高

上周末,记者来到龙子湖一室外游泳基地看到,不少市民利用假期前来游泳戏水。记者观察了一下,有的人带着浮板、水球、水袖或游泳圈等装备,在水中畅游嬉戏;有些水性较好的市民,没有携带任何救生设备;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游泳;还有一些青少年结伴游泳,没有家长陪伴。

采访中记者发现,该游泳基地为户外泳池,没有明确规划出浅水区和深水区,且水下地形复杂多变,水较深,也没有专业的救生员在岸边监督游泳人群。

傍晚时分,记者沿龙子湖公园东岸行走,向远处水面眺望,不时能看见从水中露出一个人头,忽上忽下,仔细观察,游泳者周身并未看见有水球、游泳圈等救生设备。

市民李先生表示,他就喜欢在野外游泳,江河、池塘、水库等地是他的“游泳池”,“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小沟小河里游惯了,反而习惯不了城市里的游泳馆。”但他表示,没有非常好的水性或没有在野外游泳的经验,最好不要尝试野泳。“野外水深,水下环境复杂,水中可能存在水草,蛇等危险物,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且野外交通、信息不畅,一旦发生意外,施救非常困难。”

室内游泳馆安全系数高

最近,张女士在市游泳跳水馆办了卡,一到周末,她就带着孩子到游泳馆去游泳。

“天气热了,孩子也喜欢游泳,游泳馆重建开放之后,环境更好了,水也特别干净,还有人在一旁监督,让孩子在游泳馆内游泳比较放心。”张女士说,孩子还在学游泳阶段,但由于年龄太小,没有自救能力,她还是担心会发生意外,所以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的动态,每次都要亲自上阵,看着孩子游泳。

在市游泳跳水馆,设置了深水区和浅水区,前来游泳的人群必须着泳装戴泳帽,方可下水游泳。储物柜,淋浴区一应俱全,从买票到检票直至淋浴,进入泳池,环环相扣,要求严格。

泳池内,前来游泳的人群在泳道内畅游,正在学习游泳的青少年则带着浮板在水中练习打水。工作人员手拿救生设备,不时沿着池边巡逻,发现有不规范游泳者,会立即出声警告。

会游泳不代表会水中救援

“游泳是一项良好的有氧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塑造体形,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抑郁情绪。为保障安全,除了避免到山河水库等危险区域游泳,游泳者应选择到救生设施完善的泳池游泳。”市冬泳协会救生员郑亮表示,一些野外水域例如江河、湖面、池塘、小溪等水域,表面看上去很平静,但水面下可能隐藏着漩涡或暗流,青少年在野外游泳,由于没有专业的救援人员巡逻监督,发生溺水很难及时进行施救。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远离野外游泳,到正规的游泳场所,最好有人陪同一起去游泳。

不到野外游泳,并不意味着溺水事故不会发生,谨防溺水,游泳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很重要。“即使自身游泳技术好也不能大意,入水前要做好充分热身准备,在水中避免做一些高难度动作。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保持冷静,马上向救生员或岸上的人呼救。”郑亮说。此外,未成年人的一切游泳活动应在家长或成年人的看护下进行,切忌互相打闹和贸然跳水。在下水前,游泳者还应做好拉伸运动以避免脚部抽筋,如果发生抽筋情况,可用力拉扯抽筋部位或做跳跃动作,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每年暑假,除了游泳者因意外溺水身亡的事故外,也有因盲目施救导致溺水者与救人者双双溺亡的事故。“下水施救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操作不当,施救者也可能出现溺水情况。”在这里,郑亮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若发生溺水,不要惊慌,要及时甩掉鞋子和扔掉口袋里的重物,可用手捏着鼻子憋气避免呛水;也可拍水呼救,若有人相救,切记不可紧抱施救者。

“一旦发现或发生有人溺水,要第一时间呼救,立即拨打119和120。最好的办法是在周边寻找救助器材,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若必须下水救助,一定要确定自己有救人能力后再下水,可从背后接近溺水者,防止自己被溺水者缠住,不要盲目施救。”郑亮表示。

新闻推荐

【社评】连消防工程师也挂证,消防安全谁来保障?

影子消防工程师赵春青/图期待有力的监管能终结“影子消防工程师”之类的乱象,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发展,切实保障相关领域的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