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油气集输生产链条上的一环,每一个班组都好比生产线上的齿轮,既独立运转又相互配合。竞争让各班组奋勇争先,这个过程对大家来说就是提高” 旗落谁家皆有可能
7月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暴裹挟着热浪,说来就来。7月4日,位于沙漠腹地的西北油田采油三厂S86卸油站,一大早便笼罩在灰蒙蒙的沙尘里,然而比这沙尘更让人感到压抑和心情沮丧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0.5分之差,真可惜。”班长韩宗珊一手握着一把管钳,一手攥成了拳头,声音沉重得几乎发不出来。
刚刚,采油三厂油气处理部6月份管理优秀班组评比揭晓,TP-1计转站以0.5分的优势完胜上届红旗班组S86卸油站,摘得管理优秀班组红旗。
S86是大漠戈壁的一个油气中转站库,每天,来自顺北、跃进、托甫台等油气区块的单井产油由罐车拉运到这里进行中转。驻守这里的员工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圆满完成油气中转任务,确保了油气集输系统的安全、平稳、高效运行。2003年该站由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16年来,该站以服务一流、管理一流、业绩一流而成为采油三厂基层班组管理的典范,这期间,虽然驻守这里的员工换了一批又一批,但S86的高标准管理没有变,作风没有变。
在采油三厂油气处理部,像S86这样分布在大漠戈壁的小型油气集输站库共有6个。为了让S86的管理经验传承并引领更多的班组共同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今年5月份,油气处理部开展了“强三基工作,促现场管理提升”优秀班组评比活动,从基层班组规范化现场、员工技能、应急处置、班组文化建设、班站长应急指挥能力等11个方面对班组工作进行量化打分和综合评定。首次评比,S86以其扎实的基本功稳操胜券,将红旗牢牢锁定。
韩宗珊记得,那一天,当队领导把流动红旗交到他手里时,他是多么自豪。眼角余光中,他看到了其它班组员工满眼的羡慕。
那些天,垂头丧气的气氛在落选的班组蔓延,一股不服输的暗流在涌动。考评组组织了班组管理交流现场会,讲解S86的现场管理特色并进行现场观摩,同时,分析梳理各班组的管理短板,制定突破短板的措施。
一个月过去了,S86一枝独秀的格局被打破,评比交流会上播放了评比现场视频。这一看,让韩宗珊坐不住了。
视频画面上,三号联集输工董少华应对4位考评官的轮番提问,对答如流,他获得了员工技能考核单项满分;三号联应急池地处沙漠腹地,裸露在沙漠里的设备设施最容易被沙尘侵蚀,但岗位员工李金奋随手带着的一块抹布,让设备保持清洁如新;TP-1计转站管网纵横交错,由于做了目视化标记,变得一目了然,该站员工殷三丰苦练基本功,创造了16秒背空气呼吸器的好成绩。而S86卸油站,虽然没有出现退步,但百舸争流,不进则退。
多年来让S86最引以为豪的员工实际操作技能、应急处置方面的优势,一一被超越。最让S86员工感到“打脸”的,是让他们感觉最十拿九稳的设备管理一项,竟然出现加热炉出口阀门渗漏,“三清四无五不漏”一项扣0.5分。
“英雄不是传说,也不是神话,只要追赶,就有可能超越。”TP-1计转站班长崔进福说。
“虽然两次夺旗不成功,但还有第三次,我们是打不垮的。”名次靠后的三号联合站再次向优秀发起挑战。
“同为油气集输生产链条上的一环,每一个班组都好比生产线上的齿轮,既独立运转又相互配合。竞争让各班组奋勇争先,这个过程对大家来说就是提高。”评委肖淑国说。
“同台竞技让我们看到了别人,也看清了自己,兄弟们,咱们从头再来!”韩宗珊带领S86卸油站员工从问题整改做起,那天下班了,大家还在忙。
当崔进福和班组成员们高举流动红旗欢喜庆祝之时,S86卸油站及其它班组的员工,已经在为下一个评比季努力。一个月后,旗落谁家,皆有可能。
新闻推荐
据中国之声报道,7月17日上午,江苏常州闹市区发生一起惨烈交通事故。一辆行驶中的奔驰车突然冲入非机动车道,高速行驶中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