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上的流年变迁
□ 马海霞
我的外公自小便跟着村里的教书先生念私塾,那时外公家里孩子多,外公是长孙,所以才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而外公的几个弟弟小小年纪便到地主家当长工,供外公读书。
后来,外公考上了师范学校。开学那天,弟弟们送外公去学校,在校门口说,“进了学校若有人问起那个牵毛驴人的是谁,你就说我是你家长工。”
弟弟的一句玩笑话,让外公难受了好久。外公师范毕业后,当了一名教书匠,后来又调到乡公所做文书。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需人才,将他安排到了教育部门,负责小学的修建工作。外婆说,那段时间外公忙得几个月都不能回家一次,即便在镇上建小学也“三过家门而不入”。
那时,外公白天忙学校的事情,晚上还要在识字班教社员识字。新中国成立前,农民读书的不多,学校办起来后,前来读书的人也少,大点孩子要在家照看弟妹或帮着干农活。外公以身作则,便把家里的孩子都送去了学校,还让他的几个弟弟晚上去上识字班。
我大姑是镇小学第一批毕业生,那年她们班11名学生考上了县中学。后来,大姑因要照顾生病的祖母,初中没读完便辍学了。村党支部书记知道大姑学习好,让她选择当大队记账员或民办教师,大姑选择了教师。
那时我们村刚建了小学,说是小学其实是旧庙,里面放了几把桌椅。学校就大姑一名教师,还有一位烈士的父亲当校长。学校只有一二三年级,到了四年级就转到镇上小学读书。我们村和镇小学隔着一条小河,夏季河水泛滥,水漫过了桥面,小孩子上学就需大人接送,考虑到这种情况,村里便成立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本村读书。
大姑一人教三个年级,教完一年级的课程让学生们自己做作业,然后再教二年级,教完二年级再教三年级,三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而且大姑还是“全能教师”,不仅教数学、语文,还要教音乐、美术、体育。有些家庭因孩子多,大孩子需在家把弟妹照看大才能上学,大姑班里有的学生比大姑年龄还大。大姑说,那时她挨家挨户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都是她引导入学的。
1978年,村里出了第一个大学生,就读本地师专,两年后师专毕业,留在了市里教高中。那时,乡镇初中小学还以民办教师为主;科班师范生,城市高中或初中都争着要。
1983年我上小学,村小学已经搬出了旧庙,旧庙改为育红班。村小学是新盖的红砖房,但房子窗户不大。阴雨天教室里便看不见黑板,又时常停电,所以一到阴雨天老师便教我们唱歌。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教我们的老师是位民办教师,也是语数音体美一起教,二年级时教我们的是一位“顶班”的男教师。听说他上学时学习不好,调皮捣蛋经常逃学,初中没毕业便辍学了。记得老校长经常在教室听他讲课,明着是听课,其实是不放心,怕他误人子弟。
上了初中后,学校分配来几名刚师范毕业的年轻教师,其中一名教物理,第一次听“科班生”讲课,真的感觉不一样。后来初中每年都分配师范毕业生,我们终于有了专业的音乐、体育教师,他们都是中专毕业,专业对口。但我们的英语、数学、化学、语文老师还是民办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水平不敢恭维。
1993年,我参加高考,班里学生都不愿报考师范,当时教师工资并不高。那年,我们班高考落榜的几位同学被本地电大录取,因为山区中学缺英语教师,电大就面向山区培养英语教师,工作1年后转正转户口,工资待遇比城里教师还多一部分进山费。
4年后,我大学毕业,读师范的学生都分配进了学校,教师工资待遇也大幅度提高,教师成了令人艳羡的职业,也成了高考热门志愿。
几年后,师范类学生就业也不再一步到位,而要优中选优,通过考试获得岗位,竞争变得激烈。
我们村的小学也翻盖了三次,由平房变成楼房,后又合并升级为实验小学,硬件软件都今非昔比。大姑的孙子,一名计算机专业的211大学的研究生,也想考教师资格证,他说,就算当一名小学教师他也感到非常开心。
三尺讲台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流年变迁,单从教师学历便可知晓国家和社会对文化的重视和投入,从小学毕业生教小学,到研究生也参与到小学教师岗位竞争,园丁的门槛不断提高,让人感到满满的欣慰和自豪。
新闻推荐
“内幕消息”荐股 一天打上千电话 揭秘涉案上亿元网络电信诈骗案套路
新华社发湖南省绥宁县公安局近期侦破一起涉案上亿元的特大网络电信诈骗案,受害者遍及全国各地数十个省份,抓获犯罪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