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又进了“扫盲班”
刘成维八大关社区
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新中国成立后,后起之秀的人和事太多。上世纪50年代我上高小班,60年代我上补习班,70年代我上学习班,90年代我上了扫盲班。
我是1954年高小毕业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村里第一批高小毕业生,被村里称为一代文化人。记得上五年级时,放学的路上我经常遇到本村的大娘手里拿着一封信,叫我给她念念。我每次都认真地看,仔细地讲给她听,有时还约好时间到她家里写回信,我当时很自豪自己是个文化人。
1956年,我应征入伍。新兵连的领导早就在操场上迎接我们,下车后即点名编班。那时部队对文化教育非常重视,连里配有专职文化教员。不久,连里成立了文化辅导班,有教员讲课教字。每排一个学习小组,排长指定我担任组长,组里6个人,3个初小,3个没进过校门,自己的名字只会认不会写。教员讲完课我就领他们练习写字,有时我把他们领到野外去,见到什么就写什么。高粱、苞米、苹果、大葱……他们学得都很认真,有时还边写边画。他们写错了字,我就手把手地教。有个战士戏称我为刘老师,当时我还真有种当老师的感觉。
上世纪70年代,那时部队的文化素质发展很快,干部大都是高中毕业,还有几个是大学生。当时部队的文化教育一直没有停,只是没有专职教员了,由干部或战士义务任教。营里也办了一个学习班,由营里的文书当教员,主要教代数、方程、英文字母ABC。为了不掉队,我又报名参加了学习班。
80年代,我转业来到地方工作。医护人员都是专科毕业,单位的专业文化要求很高。我在部队打拼了20多年,部队虽认定我为高中文化水平。可进了这样的单位,我还是一个老土。特别是90年代,办公室配备了电脑,那是青年人的专利,我这个老土根本就不懂,更不会用。幸好单位重视科技教育,为我们这些50多岁的人专门请来了老师,讲解电脑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我们把这个班叫“扫盲班”。
国家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大潮突飞猛进,新事物层出不穷。中国的文化、科技、智能、网络、航天已进入世界领先地位,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就不会掉队,做好新时代的老人。
新闻推荐
7月8日晚7点半,郑州市民徐女士和家人下楼散步。刚出单元门不远,突然身后传来“砰”的一声巨响。回头一看,一个灭火器从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