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是最好的“戒尺” ■何晨阳
“熊孩子”在学校捣乱,老师该如何管教,近年来成了一个颇受热议的话题。有网民认为,体罚学生是不对的,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碰了孩子就是不对,理应受罚;也有人认为,“玉不琢不成器”等老话已给师生关系作了界定。体罚学生肯定欠妥,尤其为发泄个人情绪、树立个人权威而对孩子实施体罚,不仅应被严格禁止,还应对在此动机支配下体罚学生的教师予以严惩。
严师出高徒。孩子犹如小树,不把成长过程中的枯枝烂叶及时修剪掉,小树难以更加挺拔。老师若不能及时教育学生,学生的过错行为会很容易得到强化,无益于健康成长。《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开始顽皮淘气、惹是生非,当其桀骜不驯几乎无人能管时,正是一顶紧箍和唐僧的循循善诱,令其步入正途。
无规矩不成方圆,强化孩子对规则的认知本就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把“戒尺”还给老师,使之对“熊孩子”进行适当的惩戒,大多数人都能接受,但问题难就难在“适当”二字。一些人认为,还给老师的戒尺要有精准“刻度”,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条例或规定只能就大方向进行规定,何时、如何举起戒尺,力度如何,这些都要靠教师因人而异的自由裁量,单靠精准“刻度”最终往往使规定流于形式。
家校共育是最好的戒尺,对“熊孩子”的管教,家长不能缺席。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一方的事,良好的教育生态从来都需要家校双方共同维护。与其讨论老师手中戒尺的尺度,不如用家校共育为孩子织就明事理、懂规矩的“经纬线”。
家校共育并非新词,我国不少地方都有过探索。简单而言,就是教师和家长间的信息交流要更加通畅,教师有义务向家长通报孩子在校情况,家长也有责任保持对孩子的关注。记得小时候,家访和被老师“叫家长”是小朋友们最紧张的时候,在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的20世纪90年代,老师的家访能让家长详细了解孩子学习情况,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老师与家长之间也增强了信任。现在通信技术发达了,微信、电话都能及时通报信息,类似家访式的交流却少了。
孩子教育不能“坐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紧密沟通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形成合力,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探索“家校共育”,不是学校向家庭“甩锅”“推卸责任”,其根本目的是让学校和家庭教育能无缝衔接,让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动态,有的放矢引导、教育孩子。家校双方教育孩子,可能要比学校单方规范效果更好。
当然,“家校互动”“家校共育”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更不是布置一些作业让孩子与家长共同完成就叫互动、共育。
要加强家长和学校、教师的常态化互动交流,注重教育工作的家校联动,可以通过探索“家长进学校”“教师家访”“父母课堂”等来逐步实现。从更具现实性的意义上看,在戒尺“尺度”有待规范的当下,不如下大力气形成家校合力,多探索家校良性互动的方式更实际、更有效、更管用。
新闻推荐
花1200元买了“包学会”游泳培训课 怕水“打退堂鼓”要求退费被拒 游泳馆:依合同不能退费 律师:看清合同再签字
天气渐热,游泳馆成了市民消暑、健身的好去处。这不,张女士花1200元在在凤凰国际游泳健身会报了“包学会”的游泳培训课,孰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