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史海钩沉】“吃了吗”原来是乡约

甘肃工人报 2019-07-03 08:12 大字

李开周

四百多年前,来中国传教的葡萄牙人发现,广州人见面总是问:“食饭未晒?”(见《南明行纪》)还以为是什么神秘祷辞呢,而我们知道,这是粤语的“吃了吗”。

四百多前还是明朝,明朝就流行“吃了吗”,说明我们的“吃了吗”源远流长。可是这种源远流长并不让人振奋,想一想,连先辈们都整天惦记着肚子,说明饥饿是古代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看到一本介绍食文化的书,解释“吃了吗”的来历,说的是中国的劳动人民十分艰难,经常想的是能不能顿顿有饭吃,互相最关心的也是能否吃上饭的问题,因此人们在见面时最常问的就是吃过饭没有,久而久之,“吃了吗”就成了见面打招呼的普遍用语。

这种解释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儿,其实根本不着调。事实上,“吃了吗”跟惦记肚子是两码事,稍微关心一下历史典籍就能发现,这句问候,象征的不是饥肠辘辘和满脸菜色,而是一种绅士风度。

北宋《吕氏乡约》规定:“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度无所妨,乃命展剌。有妨则少俟。”也就是说,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人家吃了没有;如果即将开饭,那就等人家吃完了再进去。否则人家吃着饭,您在旁边瞧,会有蹭白食的嫌疑。《吕氏乡约》是中国第一本乡约,恐怕也是第一本规定“吃了吗”的历史典籍。

我们无从知道《吕氏乡约》的条文是否曾经付诸实施,只知道这本乡约后来成了其他乡约的范本。明朝人黄佐制定《泰泉乡礼》,几乎全按《吕氏乡约》复制,里面自然也有那条规定:“凡往见,将入门,必问主人食否。”(见《奉泉乡礼·造请拜揖》)黄佐是广东香山人,可以肯定的是,其乡约被当地人付诸实施了,他的广东老乡跟“吃了吗”结了缘,要不然也不会有文章开头葡萄牙人的记载。

到了清朝,“吃了吗”已经流行全国,从乡约的规定变成了大家的习惯。比如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会面,双方就座,李鸿章问伊藤博文:“曾进食否?”(《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要签订了,李鸿章还在问“吃了吗”,因为那是礼仪,作为中国人,礼不可缺。

至于乡约里的“食否”怎么会变成方言“食饭未晒”,又统一成现代的“吃了吗”,这里也有一个不太靠谱的解释:话说康熙年间,朝廷搞了个“千叟宴”,招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年人一起吃饭。这帮老汉土得掉渣儿,不懂规矩,被康熙接见的时候,纷纷问康熙吃了没有。但他们都不会文绉绉地说“食否”,只能说家乡话。广东的问“食咗未”,浙江的问“食掉朆”,贵州的问“企莽没”,福建的问“汝食未”,河南的问“吃罢冇”,搞得康熙晕头转向,开金口道:“以后统统说‘吃了吗’!”皇帝的话哪能不听,于是“吃了吗”登上历史舞台。(摘自《羊城晚报》)

新闻推荐

普通高校录取期间 警惕六类招生骗局

据新华社电(记者尹思源张建新)近年来,在普通高校录取期间,招生诈骗案时有发生,六类招生骗局要警惕。骗局一: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