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第一批90后已开始植发”,小心被收“焦虑税”

新京报 2019-07-02 01:01 大字

一家之言

三天学会的“植发手术”,你敢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发际线危机跟中年危机联系在了一起。各种关于发际线的段子风传之余,也让发际线焦虑呈扩散之势。

有焦虑处必有生意。于是植发行业成了肉眼可见的“风口”。《新京报》日前就爆出,随着脱发人群和焦虑人群的增加,植发行业迅猛发展,很多完全没有从医资格的人,简单培训两三天,就可以上岗帮人做植发手术。这还催生了一个新的产业——植发培训。

说起来,植发行业之所以迅猛发展,根本上是因为市场“供不应求”。中国健康与教育协会曾发布的脱发人群调查显示,在2.5亿的中国脱发人群中,20岁到40岁之间的人占据着较大比例。

脱发和白发都让人感到焦虑,因为它会让人产生自己已经衰老的想法。吊诡的是,脱发本身不但已经年轻化了,也成为各种制造焦虑段子的常见内容。它意味着心理压力巨大、经常加班熬夜或者不健康的生活。随着互联网调侃文化的盛行,由于压力而产生的脱发,正在成为年轻人新焦虑的根源。

植发培训,三天即可上岗,这当然是一种亟待监管的乱象。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毛发移植中心主任蒋文杰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三天不可能学会植发。“如果想成为一名正规的植发医生,首先要有整形外科或皮肤科的医师执业许可,并在正规医院植发科室培训,才有可能开展这种手术,整个过程起码需要5到7年”。

区别就在这里。蒋医生或者媒体机构,都把植发看成是一种“手术”或者医学行为,必须采用医学专业的操作规范。

而市场上流行的植发,大多属于一个新兴行业——“医美”的范畴。所谓“医学美容”,大多数时候更倾向于“美容”而不是“治疗”。

这个新崛起的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漏洞。以植发为例,在网上搜索你会发现,他们把“FUE植发”宣传成毫无风险。不是“传统手术”,不是“开刀”,无任何副作用。但是在专业医生看来,这种植发一不小心就会破坏人的毛囊。整个医美行业的状况也都类似,蓬勃发展,又非常混乱,广告满天飞,同时投诉量也巨大。

我们已经很难用传统的“医患纠纷”来定义那些发生在整形医院的冲突。整形医院把这理解为“消费者的投诉”行为,而客户直到身体出了大问题,才想到这有可能是“医疗事故”,而不是自己购买的假体出了问题。

在“医疗纠纷”和“消费纠纷”之间,有一个相当大的解释空间,整形医院会在合同上规避自己的风险,但是一个案例如果闹到足够大,监管部门往往会按照医院的标准来进行处罚,强调“医疗资质”。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生态。它需要一种新的规范,既不是来自传统医院的规范,也不是纯商业行为,而是一个属于这个新行业的新规范。

那些想种植头发的脱发者,不要被诗化语言所蒙蔽。要知道,这虽然不是什么高风险的“手术”,但仍然是一种手术。必须考虑其风险,否则,不但自己脱发的问题难以解决,还会在接下来的纠纷中脱一层皮。

□张丰(媒体人)

新闻推荐

防治一虫两病,控制核桃落果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实习记者张小倩目前,正是核桃果仁膨大生长期,也是黑斑病、炭疽病、举肢蛾的高发期,那么果农该如何更好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