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对“高考骗局”应有进一步深入解析

皖北晨刊 2019-06-27 16:54 大字

□潘洪其

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6月25日发布《高考谣言及防范提醒——录取版》,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能信“意外之喜”,不能信“高收费志愿填报指导专家”,不能信“钱学交易”和“特殊渠道”。三部门强调,教育部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已经多年,招生政策、录取结果都在阳光下主动接受监督,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信谣传谣。

今年高考前夕,三部门发布《高考谣言及防范提醒——考试版》,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详细的分析,向广大考生和家长揭示了多种“高考骗局”的行骗伎俩。而不法分子针对高考编造的各种谣言及相应的骗局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工作相关环节不了解的“信息弱势”,设置“交信息费可提前查分”“交押金领取高考补助金”等骗局。

要有效防范和打击这一类骗局,一方面要加强对高考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让考生和家长普遍知晓高考考试和录取环节的规则与流程,一眼识破“交押金领取高考补助金”之类谣言。另一方面,这类行骗案件中,几乎每个考生都出现了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不法分子正是通过非法获取的考生个人信息,取得了考生或家长的信任而行骗。对此,有关部门应当从考生信息泄露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深挖学校、教育部门和考试部门中可能存在的“内鬼”,斩断非法交易考生信息的“黑手”。

另一种高考谣言及相应的骗局,是利用一些考生和家长“病急乱投医”的急切心情,利用他们对高考工作的误解误读而形成的“不走大门走后门”侥幸心理,精心设置“花钱改成绩”“特殊渠道上大学”等骗局。

要有效防范和打击这一类骗局,关键也是要加强宣传,让考生和家长普遍知晓高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严肃性,从而打消考生和家长走“特殊渠道”、搞“钱学交易”的侥幸心理。有关方面公布考生和家长企图花钱改高考成绩、走“特殊渠道”上大学而被骗的案例,不但要公布骗子被依法查处的情况,也要向考生和家长发出警示。

对形形色色的“高考骗局”,应当有更进一步全面深入的解析,才能对广大考生和家长起到足够的提醒警示作用,从而避免上当受骗。

新闻推荐

深夜暴打女子嫌犯落网一连串疑问仍待解白夜追凶

22日凌晨,一女子独自在街上行走,迎面过来一男子突然对其殴打,女孩被打倒在地后,该男子开始踢踹,连续施暴一分多钟。其间,该男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