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把好事办好
今年上半年,个别地方在地名整治中出现的标准模糊、急躁冒进等问题引发热议。民政部近日表示,各地要准确把握政策,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原则标准组织实施,防止随意扩大清理整顿范围。
地名“大、洋、怪、重”现象被诟病已久,整治此类乱象已是众望所归。整治不规范的地名,应当准确把握政策。现实中,某地为免“刻意夸大”,要求将3座大桥名称中的“大”字去掉;某地要求“维也纳酒店”更名,但酒店名称是合法注册的商标,受法律保护;某地将小区名称“曼哈顿”改为“曼哈屯”,不中不洋,令人哭笑不得。如此整治,显然有违“审慎稳妥、依法实施”的原则。
更改地名看似小事但影响极大,需要考虑到历史渊源、文化情感、法律法规、社会成本等种种因素。地名一旦改变,对居民来说,附着于其上的户籍、身份证、房产证等一应信息都需更改;对商家和相关部门来说,也要付出不小的物质成本和社会运行成本,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更改地名绝非拍拍脑袋、动动手指那么简单,改什么、怎么改,都要有一定的遵循。
整顿地名,首先要厘清标准、结合实际,防止整治随意化、扩大化。行政执法需要明确标准,如何认定“崇洋媚外”“怪异难懂”等不规范地名的范围,目前还存在边界模糊、主观性强等问题,倘若不顾实际情况,认定标准随意或“一刀切”生硬执法,容易引起群众的误读和误解。而随意“整改”企业合法注册使用的商标品牌,不仅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也存在侵害企业正当权益的嫌疑。民政部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不规范地名的认定原则和标准,为清理整治活动提供了标准支撑。
其次,要审慎稳妥、依法推进,防止形式主义、急躁冒进。地方文化具有多样性,地名来源也多种多样,整改时应充分摸底、分段推进,不宜操之过急。确属不规范的地名,原则上应予以更名,但不能“一刀切”,而应随着城乡发展的需要逐步调整。更换地名的过程中要“便民不扰民”,如果不加分辨地将那些约定俗成、已被认可的地名一改了之,不仅不能方便群众生活,还会给群众添堵。
此外,要履行程序、广泛听证,防止闭门整改、程序违法。更改地名涉及公共利益,应尊重公众意见。比如,河北省采取事前公示的做法,更改地名“先问老百姓答不答应”。要清理整治类似“维也纳酒店”这样已经成为注册商标的洋名,相关部门更应当履行必要程序,在立法层面充分协调,在执法层面依法依规,避免规范、程序上的冲突,才能使企业心服口服。
每一个地名的更改都是破旧立新的过程,既要与城市建设、社会变迁的脚步相吻合,也要与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相对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重汲取群众智慧,创新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才能避免反复折腾,真正把好事办好。执笔:刘振
新闻推荐
前不久,某市的曹先生在老乡QQ群内看到一男子发的消息,称其手头上有多张闲置加油卡,可以8.8折的优惠转让给老乡。曹先生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