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让曾轶可事件成为法治范本

陇东报 2019-06-23 01:00 大字

2019年6月17日下午,名为“曾轶可NewestNews”的微博用户发布微博,质疑北京边检民警执法行为,晚上再次针对此事发布微博公布执勤民警工作证件信息,引发网络热议。6月19日早上,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官方微博@北京边检通报“曾某某事件”称,系曾某某不配合面相对比,对民警爆粗。

此前的确不乏明星遭遇不平事后,诉诸网络,最终得以维权成功的事例。作为明星不是不能维权,而是不能乱维权。作为公众人物,拥趸者众,更需要以身作则,懂得规则意识,具备起码的法律素养,而不至于理亏了,还认为自己占理,否则这只会开启“自黑”模式,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对于这些粉丝众多、知名度较高的演艺明星来说,平时习惯了众星捧月的感觉。而在像边检、海关等场所,工作人员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且工作人员往往还比较严肃,对于一些“养尊处优”惯了的明星来说,就有可能将工作人员的一视同仁、严肃工作,视为对自己的刁难。

当然,对于曾轶可事件,不管是其粉丝,还是其他公众,都不应主题先行,给任何群体贴标签,根据个人好恶“选边站队”,而要以事实为根据进行评判。这就有待北京边防公布事发时的完整视频,如果民警确实存在故意刁难情形,也应予以相应处罚;如果是曾轶可“无理取闹”,则应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对于曾轶可微博“维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需予以依法处罚。

不管是公权力机构,还是公众人物,抑或是普通民众,都要以法律的标准来衡量,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样才能让热点事件变成法治范本,从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湖南常德|戴先任|读者

新闻推荐

舜耕街道强化宣传整治放生乱象

本报6月21日讯(记者刘阳通讯员赵虎刘超)近日,市中区舜耕街道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依法依规放生及夏季安全宣传活动,倡导市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