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游出自郑国公族 游姓有2500年历史

华西都市报 2019-06-09 03:07 大字

曲沃桓叔画像(资料图片)

甲骨文“游”字。

金文“游”字。

小篆“游”字。

在古代,“游”字还没有成为姓之前,多被用作人的名字,尤其是在王室、公族中,用“游”字为名字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周朝礼制,非嫡系的宗族3代后就不能随祖姓,得另外取个姓氏。当时的惯例是从曾祖父的名字中取一个字为姓,所以游姓开始出现。

在游姓的渊源上,主要出自周王室的姬姓,另外就是以职官为姓和改姓,但不是主流。出自郑国公族的游姓,在后世游姓人中的影响最大,出了不少著名人物,成为主流。这一个来源的游姓距今有2500多年历史,属于比较古老的姓氏。

袁义达、邱家儒主编的《中国四百大姓》一书中透露,当今游姓总人口有94万余人,排在全国各大姓氏人口的第166位。福建是游姓第一大省,有14万多人。其次是台湾和四川,四川大约有12万人,在四川各大姓氏人口中,排在第100位后。另外人口较多的省份,有江西、广东、湖南、重庆、湖北,这5个省份的游姓总人口接近35万人。

游的释义:有飘带的旌旗

“游”字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

只是,甲骨文中的“游”字被写作“斿”,没有偏旁“氵”,而且读音是liú(音留)。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游”字的解释是:“旌旗之旒(liú)也。”

“旒”是什么意思呢?

《康熙字典》中有两种解释: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

喜欢看古装影视剧的人应该熟悉这两种解释,凡是君侯出巡或出征时,其旌旗上都有一些悬垂着的装饰品(飘带),那就是旒。

帝王头上戴着的王冠或皇冠上,前后都有悬垂着的玉串,就像我们现在常见的珠帘一样的东西,那也叫旒。

甲骨文的“斿”字字形,是一个会意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个旗帜形状,表示旌旗,另一部分是“子”字。

组合起来的意思,是一个人手里拿着旌旗。

“斿”的本意,是指有流旒(飘带)的旌旗,或是多牙状的旗帜。

在讲究等级制度的古代,旗帜上的流旒数量是有严格规定的:“王九、公七、侯五、伯三、子一。”

也就是说,王的旗帜有9条飘带,公爵有7条,侯爵有5条,伯爵有3条,子爵有1条,没有爵位的就没有飘带。

谁要是违反这个规定,是要被砍脑壳的。

为表示旌旗的庄重和权威,专门在宫中和军队中设置了掌管旌旗的官职,叫做斿人,也被称为旒人。

普通人是没资格出任这个职位的,有资格的,大多是英武盖世的勇士或者是高大威猛的汉子。

《左传·桓公二年》中有一句话:“鞶(pán)厉游缨,昭其数也。”

鞶厉,是指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后来也泛指束腰的大带。

“鞶厉游缨”的意思是说,斿人腰束鞶厉,手执旒旗,在礼仪场合或战场上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性,昭示的是尊卑礼数。

因为旌旗上的流旒在风中会飘动,“斿”字逐渐变成“游”和“遊”字。

“游”字用来表示人或动物在水里的活动,如游泳等;“遊”字,用来表示在陆地上的活动,如游走、出游等。

“游”和“遊”可以通用,后来,两个字合并成了“游”字,“遊”逐渐淡出了常用字行列。

游姓第一个来源:出自姬姓

相对于其他姓氏来说,游姓的来源不是多源头的。总体来说,有三大来源。

第一个来源,出自周王室的姓氏姬姓,但又分为4种情况。

郑穆公儿子公子偃

打败联军

春秋时的郑国传到第9位第11任君主郑穆公时,郑穆公有11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叫姬偃,字子游,史称公子偃。

公子偃是郑国的卿大夫,位高权重,史料中有一些关于他的记载。

《左传·成公三年》中说,公元前597年,楚国围攻郑国,晋国派军救郑,双方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市北)开战。楚军战胜晋军,楚庄王因此役而奠定了春秋五霸的地位。

因郑国一向游走在晋、楚之间,谁强就投靠谁,晋国对郑国很不爽。公元前588年春,晋国联合宋、鲁、卫、曹国,组成联军入侵郑国。

公子偃受命领兵抵御。他诱敌深入,命令郑国东部边境的地方部队在鄤地(今河南荥阳市境内)设伏,最终击败诸侯联军,立下大功。

公子偃有个儿子叫姬虿(chài),字子蟜(jiǎo),又称公孙虿,当上了郑国的司马(军队最高管理官)。

早期的公孙虿,多次在郑国遭受楚国进攻时坚持抵抗的态度,但总是没得到通过,最终郑国不断向楚国求和。

公元前563年,郑国一伙叛军攻入郑国都城,杀死了几个卿大夫,劫持了郑简公。郑国执政大臣子产带领家族武装进攻叛乱者,公孙虿率军支援,把叛军全部干掉。

公元前559年夏,公孙虿受命带着郑国军队,参加由晋国组织的诸侯联军攻打秦国的战争。诸侯联军来到泾河边,大家都不肯渡河。公孙虿挨个去劝说,使得联军渡过泾河。然后,公孙虿率领郑国军队前进,其他国家的军队也都跟上,一直攻到棫林。

公元前554年,公孙虿去世。

公子偃后裔

取“游”为姓

根据周朝礼制,非嫡系的宗族3代后就不能随祖姓,得另外取个姓氏。

公孙虿的儿子们,取了祖父公子偃的字“子游”中的“游”为姓。

公孙虿的大儿子眅(pān),字子明,是为游眅(有的写作游皈),继承了老爸的职位,当上了郑国的卿大夫。

夹在晋、楚两国之间的郑国,大臣们长期以来分成亲楚、亲晋两派,游眅家族一直是亲晋的。公元前551年底,游眅被派往晋国做使节。

游眅快走出郑国国境时,遇到一队迎亲的队伍。游眅看到新娘子实在太漂亮了,大为心动,吩咐手下人抢走了新娘子。游眅忘记了出使晋国的国家大事,在当地找了个旅馆住下来,鬼迷心窍地当上了“新郎官”。真正的新郎官吞不下这口气,带人打进游眅住的旅馆,杀掉了游眅,带着新娘子逃走了。

游眅的手下跑回京城,找到执政大臣中的子展,希望为游眅报仇。结果,子展却说,游眅是咎由自取。

游眅一死,按惯例应该由他的儿子游良继承职位。

但子展又出来说话了,卿大夫是国君的副手,应该由有良好品行的人担任。在子展的张罗下,游家的世袭特权从长房转移给了二房游吉。

同时,子展还派人去找逃亡的那个新郎官,让他回家好好过日子,并警告游家人,不许再追究此事。

游吉执政郑国

游姓声名大振

游吉,字子太叔(子大叔),人长得俊美,举止温文尔雅,擅长交际,熟悉典故,子展让他继承游家的职位,简直是找对人了。

子产执政郑国期间,对郑国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番改革。游吉积极支持子产的改革,受到子产的重视。

郑定公8年(公元前522),执政郑国26年的子产去世,游吉继任执政大位。吉擅长外交辞令,多次代表郑国出使晋、楚大国,《左传》中有记录的就达10次。

游吉为政“先宽后猛”。在子产执政时期,游吉为政思想较为温和,为人小心谨慎,对待大国“唯强是从”,只求安定。游吉担起治国重任后,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当时郑国和宋国一带有流民结集在萑苻之泽(今河南中牟县东北),成为盗贼。为防备流民闹出更大的事端,游吉先发制人,果断派兵前往镇压。游吉此举,得到了孔子的称赞。

游吉曾经阐述礼和仪的区别,认为礼是天地经纬、上下纲纪的准则。

公元前506年,历事郑简公、郑定公的游吉去世。因游吉执掌郑国国政,郑国的游姓声名大振。

《左传》记载,游吉死后,他的嫡长子游速承袭职位。游速是个厉害角色,公元前504年,他带领军队讨伐许国,把许国给灭了。

此后,游氏家族逐渐淡出历史。

出自郑国公族的游姓,尊奉公子偃为肇姓始祖,游吉为得姓始祖,在后世游姓人中的影响最大,形成了平广、冯翊等郡望,出了不少著名人物。

周朝游姓

出自王室

春秋时,在周朝及诸侯晋、宋国等,也有游姓,他们出自周王室或公族后裔。

出自姬姓的游姓第二种情况,是周王室中的游姓,先祖大约与周朝大夫游孙伯有关。

《国语·周语》中记载说:周襄王13年(公元前639),郑国征伐滑国,周襄王派大夫游孙伯到郑国为滑国说情。当时郑国与周王室正在闹矛盾,不但不听劝,反而把游孙伯抓了起来。

周襄王很冒火,借助狄人的军队讨伐郑国。

不过,此后就没有关于游孙伯的记载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有游姓人奉游孙伯为始祖的有力证据。

估计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游孙伯的后裔逐渐融入到了出自郑国公族的游姓人中。

晋国公族中

以邑名为姓的游姓

出自姬姓的游姓第三种情况,是晋国的游姓,也与公族有关。

晋文侯死后,他的儿子姬伯继承爵位,是为晋昭侯。

晋昭侯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因为他的叔叔,晋文侯的弟弟公子成师很能干,又有威望。

第二年,晋昭侯把58岁的公子成师叫来,夸奖了一番叔叔的功绩。然后,晋昭侯说,为表彰叔叔的伟大功绩,决定把晋国原来的都城曲沃(今山西曲沃县)封给他,叫他赶紧去封地建立一番伟业。

公子成师死后谥号为“桓”,史称他为曲沃桓叔。

曲沃桓叔死后,他的儿子姬鱓(tuó)继承父位,是为曲沃庄伯。曲沃的这支晋国小宗,经过桓叔、庄伯、武公3代人67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代晋国嫡宗,成为掌管晋国命运的家族。

曲沃桓叔另有一个儿子被封在游邑,遂以邑名为姓,称为游氏。

在曲沃宗族翻身为晋国主人后,游氏家族辈分高、家族大,谁都不敢惹,即使是晋国嫡宗的人,也得躲避三分。

晋国的公子直,有一块肥沃的田与游氏家族的老大游不疑的地挨着。游不疑看上了这块肥田,用一块贫瘠的地强行交换。公子直惹不起,只好同意交换,但从此对游不疑家族怀恨在心。

晋武公死后,儿子姬诡诸继承侯位,是为晋献公。晋献公任命大司马毕万为新军统领,游不疑为副统领,游不疑的弟弟游穿被授以中大夫职务。游氏家族由此势力更大,也更骄横。

桓叔和庄伯的旁支子孙繁多,遍布晋国各地,实力强盛,让晋献公寝食难安。在大夫士蒍的协助下,晋献公开始了诛灭计划,游氏家族名列其中。

晋献公7年(公元前670)的一天,晋献公约游不疑外出打猎。公子直趁机带兵直扑游家,把游穿等200多人杀死。游不疑回家后,也被杀掉。

游氏族人经此大难,只有少数人侥幸生存。

此后,这支游姓人估计也融入了出自郑国公族的游姓人中。

晋桓公后裔

改姓为游

出自姬姓的游姓第四种情况,是出自晋桓公的后裔子孙。

晋桓公姬颀,也被称为晋孝公。在他执政时期,晋国大部土地已落入韩、魏、赵三大家族手里,王室多次被迁移。

周显王12年(公元前357),晋桓公逝世。

在晋桓公的后裔子孙中,有取《诗·小雅》中“慎尔优游”诗句对“游”的解释“自适貌”,来聊以自慰“晋权不再”,遂改为游姓。

游姓第二个来源:源于官职

游姓的第二个主要来源,源于官职,也分为3种情况。

第一种是出自周朝时的官职囿(yòu)游。

囿游,是周朝时王室贵族宫内或府内负责管理园林的官吏。

此外,当时负责掌管王宫门阕(què)的官吏,好比如今的门卫兼收发、通禀等职务,也被称为囿游,或阍(hūn)人。

在囿游、阍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称谓为姓氏的,称为囿游氏、阍人氏,后来简化为单姓游姓,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种情况是出自周朝时的官吏斿人。

军队中也有斿人,也被称为旒人,负责执掌标志性的军旗。在斿人、旒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的,称为斿人氏、旒人氏、游人氏,后来通称为游人氏,再后来简化为单姓游姓。

第三种情况是出自清朝末期时的著名官员瑚图哩·甫福海。他曾官至游移协领。协领是清朝各省驻防将军的下属官员,正三品官衔。游移协领,可跨辖区行使军政权力,如捕盗、击匪等。

瑚图哩·甫福海的后裔子孙以及当地民众中,有以他的官职称谓为姓的,改称游姓,成为如今游姓人的组成部分。

游姓第三个来源:来自改姓

游姓的第三个主要来源,来自改姓,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的来头有点大,出自五代十国时期闽王王审知的后代。

经常看我们“四川百家姓”栏目的读者应该很熟悉,我们每谈到一个姓氏在唐朝的迁徙发展时,一般都会提及中原姓氏在唐朝两次迁入福建的事件,其中一次是唐末时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事件。

在五代十国纷乱的年代里,王潮、王审知兄弟占据东南沿海一带。

同光3年(925)年底,王审知去世,大儿子王延翰嗣位。长兴4年(933),王审知的二儿子王延钧杀掉哥哥称帝,建立闽国。天德3年(945),闽国被南唐灭掉。闽国王室为避免遭受迫害,分别改姓为游、尤、沈、叶。

第二种情况,出自明朝时的人物王先益。

福建一些《游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同属客家人的王、游两家,一起到今福建诏安县秀篆镇开拓新的家园。

当时游家人丁较少,王家的王念八把儿子王先益过继给游家的游念四的孙子游信忠,改姓名为游先益。

游先益的子孙繁盛,这一脉的游氏后裔被称为王游派。

王游派传到第五代时,有4个男儿追随抗倭名将俞大猷,在剿灭倭寇、保卫家乡中立下大功。

俞大猷特赐给游氏家族匾额,亲笔手书“四勇奇勋”。

后来,游氏族人在秀篆镇龙潭建起祠堂,命名盛衍堂,把匾额挂在祠堂中堂。这座祠堂现在仍保存完好。

明末清初时,秀篆镇的许多游姓人跟随郑成功到台湾,分布在台北、宜兰、桃园等地,人丁兴旺。

游家倒是发达了,但王氏家族自从把王先益过继给游家后,一直人丁不旺。

在台湾的游氏第13世裔孙游祖送,在清乾隆年间从台湾返回秀篆镇龙潭,过继给王氏家族,改姓名为王祖送。

王祖送一脉的王氏人丁兴旺起来,也以龙潭的盛衍堂为宗祠。现在秀篆镇的王、游两姓不分彼此,同祀一座宗祠。

封面新闻记者黄勇

新闻推荐

2019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精彩开局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7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2019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