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诞生?刘国栋
今年元宵日,我们的孙子出生了!我们驱车前往市立医院母子楼,看到小人儿面容饱满,有点“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意味,我立马说,他爸爸出生的时候,瘦骨嶙峋,活像一个小老头。孩子外婆问,咋这么瘦啊?妻子回道,那时候哪有这么多的吃喝,我天天干活,生他爸爸之前还洗了两大篮十几口人的衣裳呢。是啊,如今的物质极大丰富,吃得好喝得好,同时社会管理系统也更趋人性化。媳妇刚怀孕,单位就给了她一个月的休假,在接近临产的时候又有长长的产假。试想,在养尊处优的条件下,孩子如何不生长发育得好呢?
回想我们小时候,物质极度匮乏,过年时连饭桌上的那条鱼都是不能随便动筷子的,只能待到元宵才能品尝,虽然不怎么新鲜了,但也总算是满足了口福。甚或不少人家年夜饭上的那条鱼压根就不是鱼,而是竹雕木制的一种象征,只可观望不可食用的。
再说吃肉吧,不能不令我感慨唏嘘。那时候,全公社仅一个屠宰站,每天只供应一头百来斤的生猪,社员们要想吃肉,必须清早排队,排上的也只能称上两斤。我家人口多,兄弟姐妹9人,再加上父母和祖父,一大家子,仅靠父母及年幼的哥哥姐姐劳作维持,吃饭都不易,更别说吃肉了。记得作为班上学习委员的我有一次送作业到语文老师家,一走进去我就闻到了一股肉香。老师家没有人,我看见了桌上的那碗粉蒸肉,十来个月不沾肉的我顿时垂涎欲滴,我多么想吃一块啊!然而,我挺住了诱惑,放下作业本悄悄退了出去。还有一次,家里盖房请工匠,父亲买了一条肉挂在柱子上,我们盯着看,心里高兴地想,这回有肉吃了。父亲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肉是用来烧腌白菜送山上给师傅们吃的,一下子断了我们的念想。
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还不富裕,人们处于低效劳作时期,整日为生活奔波,大人包括孕妇都缺乏营养,孩子自然长得瘦弱,给人一脸骨感的感觉。
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儿子可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长大的,新世纪初从一个山区县级中学考上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经过几年的打拼,购了房买了车,终于落户城市。之前在上学的途中,走山路、坐班车、再改乘火车,从偏僻的山乡到外省的大学起早傍黑需两天两夜。而今,家乡所在的地级市不仅有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飞机场,而且乡下村村通了水泥路,儿子从千里迢迢的大城市回家探亲或坐高铁,或驾驶私家轿车,当日就能抵达,既快捷又方便。如今,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时候,人们的谈论更多的是如何养生,如何控制饕餮大餐的食欲。
对今天的发展速度,若用一日千里、翻天覆地等词语来形容,丝毫也没有了夸张的成分。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广大人民赢得的福祉。
孩子赶上了好时代,衷心祝福他。
新闻推荐
漫画/勾犇议论风生传销的核心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智商或者逻辑问题,而是野心和贪欲。近日,新京报记者卧底“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