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犀一瓣】包书的日子
韩晓玲
一年二度的开学日,儿子又带回许多新书,眼前玲琅满目大小不一的新书,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记得刚上小学的第一个学期,开学伊始,老师给我们每个孩子分发了课本。带回新书的当晚,父亲便在灯下为我做一件事情——包书。最初我并不理解为何要“多此一举”。只是跟着他,一板一眼地为新书穿上衣裳。这件事情,往往要持续整个晚饭后的夜晚,相当隆重。
包书这件事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常态。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在那一天缺席过。
尚未开学的寒暑假里,我便开始翻找家中的挂历,挑选好自己喜欢的图案,甚至连什么图案用来包哪门功课的书本,心中都早已经盘算妥当。现在想来,那情愫,与少女为自己准备嫁妆一般神圣有得一拼。
再年长一些,就喜欢纯白色的了,只选取挂历的反面,包出来的书清清爽爽,然而经不起用,没多久就沾染灰尘,甚至由白变灰。心中难免惆怅,中途便再增加一次,直到为它们换上洁白的新衣裳方才心满意足。
父亲包的书,都有一个折角,初以为是为了好看,后来才明白其实用性更甚,放在书包里,书角不容易折损。对书本的爱护,在小小年纪的我眼里渗透的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
每月家中都会产生一些可回收的生活废品,然而,书是从来不在其列的,哪怕是用过的教材,也依然保存得妥妥的。你爱护它们,它们陪伴你,自有一种岁月静好的相依相伴。
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我依然独爱纸质书。每年都会买很多自己喜欢的书来看,而且容不得半点折角、污损甚至涂改。对书有一种近乎洁癖的爱护,可能也是源于童年时候,父亲对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在五花八门的包书皮,每到开学季,就充斥于各家文具店。透明贴纸,磨砂贴纸,塑料书套……不一而足。记得第一次帮儿子包书,很是自豪地使出了多年从父亲那边传承的技艺,包出了雪白的挂历书封,没成想第二天遭遇老师退货,要求重新去购买包书皮,得用统一的包书形式。于是慌忙奔到文具店,看着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包书皮,竟然不知从何下手,待包书本的大小、数量也是一笔糊涂账,只好回家弄清楚以后再去购买。包起来是方便快捷了,可是,心头却像缺少了一点什么似的。
有了第一次慌乱的经验之后,我在家中常备不同款式和大小的包书纸。每到开学季,便多了几分从容。也依然会在灯下,与儿子一起包新书,耗时虽不长,但我那一天从不会缺席。
新闻推荐
曙光社区5月17日下午,曙光社区综治办联合芜湖路派出所在仕嘉名苑小广场开展了以“走进幼儿园,萌娃花式学安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