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莫让“村村通”变成“村村痛”

西部法制报 2019-04-30 01:01 大字

肖元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村村通”计划的实施,农村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部分乡镇已经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的惠农目标。“村村通”的快速发展,在给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村村通”成为“村村痛”的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村村通”道路建设经费基本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群众自筹三部分构成,中央财政的补贴部分大约占一半左右,但地方政府和群众自筹资金投入明显不足,许多地区从节约资金出发,道路设计建设等级低,道路平均宽度大多为3米左右,基本上只适合小型车和农用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通行。在山区,“村村通”道路受地理环境制约,弯多路窄,很多都没有路肩和可供停车、让车的空地,遇雨雪天气,驾驶人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交通事故。“村村通”公路修建后,沿线部分村民抱着“要致富,上公路”的心态,他们在道路两边摆摊设点、招商赶集;到了收获季节,占用道路打谷堆草;占用道路存放楼板、砂石、砖块等建筑材料,某些地方甚至把集贸市场、停车场也办到了道路上。道路上商摊林立、车辆乱停乱放,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

农用车核定吨位小、实际载重大,容易寻找货源,加之农用车价格下降,大量涌入农村地区,因农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数量也大幅上升。农用车一般用于短途运输,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差。一些农用车生产厂家为迎合群众急功近利、多拉快跑的心理,不执行国家标准,随意改变技术参数,使车辆的速度、载重、制动等基本性能发生根本改变,安全性能大打折扣。同时,一些车主疏于保养,易造成机械故障,引发交通事故。

“村村通”公路连接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车流就好像小溪汇入大河,交汇的刹那间如果没有遵守“支路车让干路车先行”的规则,极易诱发交通事故;有的地基松软,给会车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经常发生车辆会车时碰撞、剐蹭、翻车等事故。“村村通”公路几乎都是从田园、山林、村庄通过,公路沿线遮挡视线的房屋、树木、柴草较多,严重影响了驾驶人的视距,缩短了反应时间。“村村通”公路大部分没有安装交通标志标牌和安全设施,尤其是在一些险桥、临山、临水、临崖及连续转弯等危险路段,缺乏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桩。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将越来越多地进入农民家庭,现有的道路状况已不能适应农村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对农村道路和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排查整治的长效机制,定期对农村较窄的路面进行加宽和维护,并在弯道、陡坡、桥梁、涵洞、河道、村庄等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设置明显标志;严厉查处村民沿路建房、乱摆乱放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酒驾、无牌无证、非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全力保障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让“村村通”公路成为农民朋友的平安路、幸福路。

新闻推荐

加价30万元还不开发票、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要求把钱打进私人账户…… 招牌光鲜的4S店成“税收黑洞”?

标价140多万元的高端车需加价30万元才能到手,加价的30万元还不开发票;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却要求把钱打进私人账户……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