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货“金牌”
据媒体报道,河北的王女士近日反映,去年她坐月子期间,花1.8万元钱在当地请了一位“金牌”月嫂,然而所谓的“金牌”月嫂却名不副实,服务质量令人不敢恭维。据记者调查发现,有些月嫂仅培训23天便可拿到“金牌”证书。 (据《深圳特区报》)
点评:
“金牌”的含金量高不高,须用专业服务质量来说话。靠着名不副实的“金牌”证书来招揽生意,说白了,就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最终也必然会被消费者抛弃。月嫂市场乱象反映出相关方面的监管还存在漏洞,应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市场;对于涉嫌造假的培训机构要给予严厉惩罚,对于月嫂也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并着力提高其服务技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闻推荐
福州警方已对吴谢宇进行八小时初审:不否认杀母 核心问题全回避
4月21日,“北大学生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在重庆机场被警方抓获,随即移交福建警方。28日,福州警方已经对吴谢宇进行了初步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