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有一种骗局 叫“读书无用”罗力玮

河池日报 2019-04-29 10:00 大字

因为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段时间书香仿佛已经盖住了花香:网络书店忙着打折,一些人忙着买书囤书,学校、图书馆等单位纷纷组织读书活动、阅读比赛,一些机构发布了“国民阅读情况调查”等报告。

“缺啥补啥”的另一面就是“补啥缺啥”,“读书日”的一波热度也不例外。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去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书籍7.99本(包含电子书)。考虑到书店里相当一部分空间都为各种考试的复习资料所占据,这样的调查结果几乎坐实了部分在华外国人“中国人不读书”的观感,似乎也给“读书无用论”提供了养料:许多人一年到头都没看过几本书,日子不是一样过得挺好?

笔者读高中时,班上有女生经常挖苦那些课后还在加班看书的同学,“在看书啊,不用看啦,看书没用的。”这也算“读书无用论”的一种常见变体了,然而,那位女同学自己肯定是不信的,因为她自己就常在宿舍里打手电看书,最后成了同济大学的博士。重点高中优等生宣扬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读书无用”,这样的组合实在不怎么协调,但类似的事情人们应该并不陌生。也许这些人觉得,“读书无用论”越有市场,用心读书之人越少,他们在考场、职场的独木桥上就可能少几个竞争者,“有益无害”。虽说深知开卷有益,这些人依然在挖着“读书无用”的坑,这就暴露了自己阴暗怯弱不成熟的心理。

“读书无用论”的宣扬者倒也不全是博士学霸,有相当一部分真的不读书,他们靠着努力打拼、因缘际会或者其他因素成了成功人士,或掌权柄,或握钞票。对这些人而言,“我不读书,只会找钱”这句话并不需要配以羞愧自嘲的语气神情,自己的“成功”足以提供某种不那么“文化”的“文化自信”。不读书的刘邦项羽们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之后向“混得不如自己”的人宣讲自己的不读书与成功学,倒也说明这个社会多元开放,已不再“惟有读书高”。“不唯读书高”是一回事,“读书无用”的反智主义可就是另一回事了。需要认清的一点是,不读书的“成功人士”宣扬“读书无用”,潜台词不过是“以钱包官印论英雄”的价值取向。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追求物质富有不是问题,求真求知、求精神富有更不是问题,但那些抱定“读书无用”、任由物质追求阻遏、压倒精神追求的个人乃至民族,前程注定不会光明。

当然,更多的人既非学霸亦非“富贵之人”,他们可能也念叨“读书无用”,但只是为了掩饰懒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对于普通人,“读书无用”犹如吗啡,也许能提供一时的“精神安慰”,却无法成为长期的解决方案。

其实,许多人正不知不觉地为自己的“读书无用”付出代价。不读书的直接后果就是阅读能力弱化,反过来又降低了读书的意愿,形成恶性循环,最后甚至连一个长一些的句子都读不下来。微信上的许多“爆款文章”都要截短句子、段落,多用图片视频,以利传播,就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问题。语言文字是思想的主要载体,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势必对语言输出带来消极影响: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看似有地位有身份,甚至从事文化工作,但却言语粗鄙,有情绪无逻辑,听得人直摇头。至于一些更“高端”更宝贵的能力,比如认知力、思辨力、想象力,通常也需要一定的阅读积累作为基础,听信“读书无用论”,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在这个变动不居的社会,许多东西都在解体、重构中。沧海横流,波诡云谲,人们一定更仰赖自己的精神之锚。读书恰恰能使人充实平和,超越柴米油盐的庸常与局限,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这样的“无用之用”,比“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重要得多。

千百年来,书籍,特别是那些经典书籍一直是人类的思想之火,照亮过众多阅读者的生活道路。鼓噪“读书无用”无异于将人诱入歧途,对此,人们还是要保持警惕与清醒。

新闻推荐

走好,英雄 纪念“3·30”木里扑火英雄

人是无辜的,自然界也是无辜的。有时候偶然决定了必然,有时候时事创造了英雄。对于英雄辈出的祖国,我从不怀疑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