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五成受访者 校园不宜引入过多商业行为
近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就自己2018年未进入“童书作家榜”的回应文章,引发各方关注。回应中,郑渊洁称自己之所以未参评榜单,是因为“中国的童书销售泡沫极大,甚至和不法行为有牵连。”郑渊洁直言:有一些童书作者打着讲课的幌子,和书店、学校勾结起来进入学校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向学生兜售童书。郑渊洁表态的核心,并不只是针对个人,而是引出了童书市场中存在“出版社+作家+学校”这种营销机制。不少网友认为,学校应该谨慎对待“童书进校”这种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对此,我们需要关注什么?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就此展开调查。
■旁边评论
“童书进校”,别成售书潜规则
随着郑渊洁的质疑,“童书进校”的乱象再次暴露在公众面前。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作家到学校开展讲座自然是好事。例如在本次的调查中就有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希望作家到学校讲座。这不难理解,一些作家到学校里面为孩子们讲解童话故事、分享创作技巧,对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学习写作技法,都大有益处。
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童书进校”这原本是一桩公益的、教育的好事,但是在有些学校,实际上却演变成了作家假借讲课之名,行兜售童书之实。“讲座”变“售书”,这无疑是一种商业活动。而“出版社+作家+学校”这种营销机制本就不该在校园存在。
随着家长对儿童教育越来越重视,最近几年童书市场也异常火爆,在一些童书作家榜单中,童书作家版税已是千万级别。童书市场是一块大蛋糕,乱象自然也不少。郑渊洁则是掀开了这乱象的一角。然而,童书进校营销是不是普遍现象,该如何防范?这些都值得继续追问。说到底,不能让“童书进校”,变成售书的“潜规则”。
□伯扬(媒体人)
新闻推荐
“自动续费”扣钱没商量 电商法之下消费“黑洞”为何仍在“吞”金?
近日,杭州刘女士收到某APP会员服务自动续费的通知短信,从其支付宝中扣去10元。刘女士告诉记者,年初为了更换昵称,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