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不服输的“杜鹃花”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4-23 03:24 大字

赵春青 绘图

谁也想不到,动辄几层楼高、百余米长的盾构机,竟是眼前这个娇小女子研发出来的。

作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公司总工程师,17年来,由王杜娟主持设计的盾构机有近700台,应用于国内30多个城市,攻克了多项世界性施工难题。

“她是盾构研发领域的一朵‘杜鹃花’,可谁又见过如此强悍执着,从不服输的‘杜鹃花’?”王杜娟的同事们拿她打趣。

1997年,王杜娟考入石家庄铁道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到学校一看,她傻眼了,工程机械专业105名新生,女生才18个,这么不占优势的专业,可怎么学?

“误打误撞”进入工程机械领域后,王杜娟并没有放弃,而是在2001年毕业后,进入中铁隧道股份新乡机械制造公司工作,开始关注隧道施工的核心装备——盾构机研发。此时,国内盾构机市场完全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制造周期长,关键技术也受制于人。

“当时,我们只能跟着国外企业生产配套构件,并且都是按照他们的图纸来做。一次,构件图纸中出现很多错误,我们只能请外方设计人员来改,一天要花费1万元。”王杜娟说,外方设计师过来15天,修改了中方找出的几千个错误,生产才得以继续。

“这种技术上的限制像根刺一样扎在每个人的心里,所以我们决心自主研发,取得自主权。”2002年10月,中铁隧道集团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王杜娟成为项目组成员之一。

“在当时的情况下,别说研发了,很多人连完整的盾构机都没见过。”王杜娟苦笑道。作为集机、电、液、气、传感于一体的大型自动化掘进设备,盾构机零部件多达2万余个,仅一个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没有技术、没有指导,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王杜娟决心干出个样子,“每个关键点都是一根硬骨头,哪怕磕掉牙齿,我们也要啃下来。”

2006年初,公司启动了第一台盾构样机制造。王杜娟产假没休完,就返回工作岗位,和同事辗转于各个城市的施工现场,求证研发数据,苦思机械构造。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王杜娟和同事们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

随后,在天津地铁项目的“首秀”中,这台盾构机承担了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到施工验收时,这台盾构机的成绩最优,不但掘进速度快、地表沉降控制得也很好。业主知道这是国产首台样机后,也很惊讶。”王杜娟笑着说。

这台功勋盾构机被命名为“中铁一号”,王杜娟也因此获得了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特等奖。

2009年,中铁隧道装备制造公司成立,为王杜娟搭建了一个更大的舞台。17年来,王杜娟和她的团队从雪域高原到深海隧道,从冰封北疆到酷暑南国,足迹遍布全国40多个城市。他们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先后设计制造了世界最大直径矩形顶管、世界最小直径硬岩TBM、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等一大批具有开创性和战略性意义的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

“设计第一台样机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想到会有今天,就是一帮年轻人憋着一股劲想做成一件事儿。”王杜娟说,“再苦再难,只要咬紧牙,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总会迈过难关。”这朵不服输的“杜鹃花”,就这样征服了盾构机自主研发领域的一个又一个“山头”。

新闻推荐

整治车行“霸道” 何妨问计于民

占道修车,工具、零件四处散落,地上满是油污;占道洗车,污水横流,为扩大场地甚至破坏绿化;占道卖二手车,跨门经营,甚至还将非机动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