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讨论要一码归一码□毛建国
王铎 作
上周末有两个新闻“反转”很热闹。一个是“奔驰维权”当事人与4S店和解后,上海多名商户称女车主担任监事的公司,至少拖欠575万元债款。
一个是最近“童话大王”郑渊洁就自己2018年未进入“童书作家榜”一事发布的回应文章。文章称,之所以未参评榜单,是因为“中国的童书销售泡沫极大,甚至和不法行为有牵连……有一些童书作者打着讲课的幌子,和书店、学校勾结起来进入学校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向学生兜售童书”。然而,很快有网友扒出,郑渊洁截图点名批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与其有着30年的“私人恩怨”。
事情真真假假,扑朔迷离。在层层“反转”中,有声音认为,如果事情属实,奔驰维权车主“也不干净”、郑渊洁的质疑“有私人情绪”。但笔者认为,讨论公共事件的一个基本视角是就事论事、一码归一码,这应该成为社会共识。
教育部办公厅发文称,凡未经批准的活动,一律禁止进入校园或组织中小学生、在幼儿园的幼儿参加。而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不少作家进校园卖书的现象。即使双方确实存在矛盾,难道郑渊洁就不可以揭露问题了吗?需要追问的,不是“文人相轻”的八卦,而是“校园卖书”行为是否大量存在,在于被点名的曹文轩等人是否存在“校园卖书”行为。
奔驰车主被指“卷款跑路”一事亦是如此。即便当事人坐实了这些嫌疑,也不能恨屋及乌,就此否定其维权的正当性。不管如何,在维权这件事上,其行为是应该得到支持的。另一方面,也不能爱屋及乌,不能因其在维权上具有正当性,就一笔带过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甚至认为现在关注其维权之外,就是别有用心,就是不怀好意,就是“让亲者痛仇者快”。
世界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不讲理由的爱,不看情况的恨,都不是理性思维,都不是关注公共事件的正确方式。“校园卖书”与“奔驰维权”,这些热点的关注和讨论,都需要就事论事,一事归一事。
新闻推荐
我记忆中的老县城,白日耀眼的阳光下,班驳破旧的楼房中,有蛛网般的电线缠绕。所以我不喜欢老城的白天,喜欢它在夜色里的温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