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十字坡”地名纪略(下)

黄海晨报 2019-03-21 09:45 大字

刘平成

(上接3月20日15版)

郝学山祖辈都是穷苦出身,其父母年迈体衰,听说老员外有收留儿子之意,便高兴地同意了。

郝学山聪明好学,勤快能干。白昼夜晚值班时,还主动做些挑水、铡草等“分外”杂话,对老员外忠心耿耿。孙员

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渐渐视郝学山为家人。

那年月,小路西村靠近黄岭附近,常有强人盗贼出没,村中被盗之事时有发生,大户人家更是不得安宁。一天深夜,郝学山在厢房值更,听到门外有狗叫声,便警觉起来,又隐约听到大门敞开的吱呀声,他急忙起身,从窗口望去,只见大门洞开,两盗贼径直向牲口棚走去,一人解开栓驴绳在前用力拉,一人在后向外驱赶。“决不能让盗贼把驴偷走!”郝学山猛地拉开自己住的屋门,一个箭步蹿到院中间挡住盗贼,大喊一声“哪里走!”二贼一惊,但一看只有一个人,立马镇定下来。一贼拔出腰刀迎上前来,一贼牵驴欲逃。郝学山朝持刀贼虚晃一掌,扫堂腿早起,持刀贼被打翻在地,刀也飞出两丈开外,立刻跪地求饶。牵驴贼看事不妙,撒了驴缰绳落荒而逃。

这时,孙员外也被惊醒来到院中,手指盗贼训斥:“尔等毛贼,有眼无珠,敢到我家行窃,若不是郝师傅手下留情,尔等早就一命呜呼。不是吓唬人,下次再让他碰上,决不轻饶。快滚!”盗贼慌忙向郝学山和孙员外磕了三个响头,倒退到大门外急转身溜了。

自此,孙家平安无事,郝学山夜擒盗驴贼的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孙员外亦感激不已,亲自撮合,将自己的侄女孙玉娇许配于他,择吉日完婚,赐耕田18亩,牛驴犁耙任其使用。

孙员外所赐之地在今响鼓崖水库以西,彩山河两岸。郝学山携妻孙玉娇边种庄稼,边在河南岸打一水井,种菜园3亩,在黄岭前打一草棚,看菜园卖菜。

郝学山都是跟着妻子称呼所有人,已经给叔叔孙员外培养训练出一支精干高效的护卫队,征得叔叔同意,平时他不再去亲自值班,他安排弟兄们值守备勤,自己就打理家里的生意事务。

附近的彩山、宋家河村北,原有一条密州通沂州的车马大道,一年四季行人不断。郝学山夫妻在此种地卖菜,常有路人问路问店,颇有头脑的郝学山发现了商机,于是和妻子商量产生了开家客栈的念头,孙员外大力支持。召集长短工数十人相帮,不到半月,就盖起上房5间、厢房6间、南棚3间。

开业之日,郝学山宴请孙员外、岳丈及邻村里长,以表谢意,并求店名。孙员外说:“店址在黄岭前十字路口处,预示四方来财,就叫‘十字坡’吧。”自此,店铺开张起来。

孙玉娇领着店小二负责餐饮、住宿事务,郝学山仍然负责安全保卫,侍弄菜园。小店红火、收入丰厚,没用3年,郝学山就将上房又翻新为更加气派的瓦房。

初春的一个下午,有一秀才装束的人来到店里。这人50多岁年纪,身穿青色长衫,头扎蓝布方巾,脚蹬薄底快靴,肩背印花包裹。郝学山夫妇迎客人落坐,招呼小二上茶饭。

客人吃过饭,听他们讲了这个店开办前后的故事,认真记了下来。看天色不早,他走到院外绕店铺察看一圈,回到店里对郝学山说:“此地山清水秀,是块风水宝地。”郝学山说:“只是偏僻小店,先生过奖了。”客人说:“不近村市何以治安?”小二抢先说:“我家主人一身功夫,三五人近他不得,谁敢骚扰?”客人自语:“原来如此。”又问:“贵店何名?”郝学山说:“店名叫十字坡。”客人说:“名字起得好,我为你题写店名,贵店今后一定名扬天下。”郝学山急忙取一匹白布,客人从包裹中取出笔墨,在布上写下正楷“十字坡”三字。

第二天,客人走后,旗幡立刻挂起,数日后又请石匠做一石碑,上刻“十字坡”三字,立于店旁大路北侧。果然,很多旅客慕名前来看题写的墨宝,人气飙升,热闹非凡,郝学山莫名其妙,有旅客说,你还不知道吗,给你题写店名的人,就是大文学家施耐庵呀!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在经过10多年后,红红火火的十字坡客栈渐渐冷清起来,本该就餐住宿的客人都越过店铺而去,有的人走近店铺时还指指点点,私下嘀咕些什么。郝学山夫妇只是纳闷,找不出答案。

有一次,郝学山到附近的管帅赶大集时,来到说书摊听书。说书人说武松为兄报仇杀死西门庆、潘金莲后,被发配充军的故事。当他听到武松等一行来到十字坡孙二娘店喝蒙汗药酒、吃人肉包子的情节时,他突然明白了,敢情这老先生那年给我十字坡客栈题写店名,听我们家的故事,把我们家写进了他的《水浒传》里了,店名也用我的十字坡名,还编上母夜叉孙二娘开的十字坡客栈,杀人越货卖人肉包子,可不是都把路过的客人吓跑了嘛。

施耐庵,你这个大文学家啊,你写这部名著《水浒传》,给俺这个十字坡客栈做了免费广告,真是帮了俺一个倒忙啊!

过去兵荒马乱,盗贼四起。十字坡客栈先失门窗,后丢梁檩,墙倒屋塌,店址现已成为一片碎石瓦砾。

民国初年,孙员外后裔开垦店址,曾挖出铜簪一支,人们议论说这是孙玉娇遗留下的。

“大跃进”时期,小孙家路西村村民在客栈店址附近伐木烧炭,发现碎石瓦砾一堆,手摇石磨一盘,浇菜园水井尚未填平,只是不见了“十字坡”石碑。

20世纪70年代初,农村整河道、修梯田,店址石块垒了地堰,瓦砾被清除。至今,当地老人仍能指出店址、石碑、水井、菜园的位置。

新闻推荐

“嘿,你好!”

□温酒寒冬降临,边塞的树林里尽是积雪,白茫茫横贯一片。正在巡逻的士兵,却意外发现雪中有处黑点。他走上前去,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