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禁放烟花爆竹,既是“保护伞”也是“擂台赛”

陇东报 2019-03-21 01:00 大字

陈孝斌

事实上,任何一项制度或规定的出台,绝对不是无本之木、无病呻吟,而是背后诸多现实案例的总结、深刻教训的凝练。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规定的有和无、完善与否,亦是社会发展前行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于烟花爆竹,无疑可以带来喜庆,但也无法掩盖喜庆背后的忧虑,甚至是伤痛。2010年2月26日,揭阳普宁市军埠镇石桥头村发生一起非法燃放烟花引发的爆炸事故,造成23人死亡,4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10余万元;2017年5月20日,家住北京的冯某在朋友婚礼帮忙燃放花炮炸伤同村乡亲,导致左眼被摘除,最终法院判决赔偿损失共计33万余元……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与此同时,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会产生噪音,更会污染空气、土壤和水质,促使PM2.5浓度大幅度上升,让雾霾加重。2017年,国家环保部发布《2013年至2017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农历除夕18时,在国家环保部监测的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9个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及以上污染;之后,随着烟花爆竹燃放量的快速增加,全国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迅速变差,到初一凌晨2时,338个城市中183个城市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严重污染城市达到105个。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守护好共同的环境是最大的文明。一座城市的发展,既要有不懈的奋斗作为动力,也要有秀美的环境、高度的文明打好底色。

再热闹的节日,也没有生命健康来的重要;再绚烂的色彩,也没有碧水蓝天来的美丽。因此,在一定区域内禁放烟花爆竹,逐步向更大范围推开,既为广大人民群众撑起了一把人身安全的保护伞,让大家在喜庆中多一分平安、多几缕祥和,也让一座城市更显大自然的清新和移风易俗的文明之美。特别是,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开禁放烟花爆竹的大背景下,更是一次对城市文明建设的检验,甚至“比试”。哪个城市的禁放更加自觉,体现的不仅是城市的管理水平、市民的文明素质,更是城市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素养的积淀。

文明、环境,历来是吸引资源助力地区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因此,看待禁放烟花爆竹,不应局限在点燃火机的一瞬间,更要着眼生命安全、守护文明、助力发展的高度去理解。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禁放烟花爆竹意义非同一般,这是城市文明的“擂台赛”和发展软实力的较量。

禁放烟花爆竹,人人有责;共享文明发展,人人期待。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安全的守护神、文明的出使者,在禁放烟花爆竹上,既自律,也他律,为建设清新秀美、文香醇厚、充满活力的文明之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闻推荐

江西今年加大贫困县基层公务员招考力度

新华社南昌3月19日电(记者邬慧颖)记者从江西省公务员局获悉,江西省2019年度考录公务员工作将于近日启动。其中,全省25个贫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