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安全思想麻痹是最大隐患 松 泽

淮南日报 2019-03-12 10:36 大字

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安全管理水平是衡量基层治理水平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事故高发期,如何解决群租房、楼道内电动车充电失火、消防通道被占用等难缠、易反复、高频多发的安全隐患,能否从严从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守住公共安全底线,考验着每一名基层治理者的担当和智慧。

观念上,站在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答案。有的街道社区干部坦言,碍于情面,怕得罪人,便对安全隐患选择瞒报、慢报,求表面上的一团和气。有的职能部门表示,实现全时段监管有难度,存在“哪有那么巧”的侥幸心理。有的街道干部认为,现有夜查、抽查、联合检查机制运转良好,对偶尔出现的安全隐患实现动态清零就够了。但是,各级干部倘因各种“不好意思”或“司空见惯”造成层层“失守”,那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谁来“严守”?最后积小成大,变“隐患”为“明患”,最终必然会出现“事故”……说到底,只有树立“零容忍”的态度,才能达到最终万无一失的常态效果。闪烁其词、避重就轻,不是解决问题应有姿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才是科学治理担当之举。

解决思想麻痹问题,既要有直面问题、敢于揭短的勇气,更要有锲而不舍、一抓到底的作风。面对一些地方公共安全领域治理之艰巨、隐患之多发、流动之迅速的特点,源头发现要建立既报主责部门、又报监管部门的“双上报”机制,严防出现“跑冒滴漏”现象;隐患处置要坚持让每一名执法者恪守职责、从严执法,避免出现“宽松软”现象;配套举措要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对履职不力、玩忽职守的严厉追责,注重发动群众参与地毯式排查,共同织密安全防护网。

每个人都可能是安全事故的受害者,反过来说,每个人也都应该成为安全的守护者。强化全社会对安全隐患的警惕态度和防范意识,也是破解安全隐患难题的应有之义。作为基层治理者,既要深入群众中开展宣传教育,把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意义讲清楚、说明白;又要深化奖惩机制抓“神经末梢”,激励全民参与、监督、支持工作,督促一线责任人以“零容忍”标准履职尽责,形成无缝衔接、运转高效的工作闭环,使公共安全工作透明化,把隐藏在身边的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消除隐患宁可“交叉覆盖”也绝不能“遗漏留白”,确保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不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无论政府部门、企业还是个人,都当永远绷紧安全这根弦,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群防群治,共同守护好家园安全。作为安全防线的最后一道把关人,基层治理者要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以“秒办”精神,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用实实在在清除隐患的工作成效来取信于民。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各方“向前一步”切实担负起安全责任,才能对得起群众的信任和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从看不见的细节嗅出破绽 读心师(2)

□向林这句话就有些无赖了。孔怀先顿时怒了:“陈迪,你这是什么话?!我把你的货拿去卖还不如我自己开一家超市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