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期待个人信息保护法织密安全网

半岛都市报 2019-03-05 01:54 大字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与公众息息相关。通过立法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已成为保护公民隐私和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网络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们殷切期待通过立法来织密一张个人信息保护的安全网。

本报评论员王学义

3月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的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

个人信息保护是人们近年来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无论此前的徐玉玉电信诈骗案,还是最近发生的250万人脸识别图像泄露事件,都刺痛了公众敏感的神经。而且,个人信息泄露已不仅仅是少数个案问题。2018年8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APP已成为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重灾区,超85%的受访者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在智能手机普及的背景下,这一数字足以令人心惊。而一些地方,利用网络非法采集、窃取、贩卖和利用用户信息已形成黑色产业链,因用户信息泄露引发的“精准诈骗”案件明显增多。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与公众息息相关。通过立法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已成为保护公民隐私和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网络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们殷切期待通过立法来织密一张个人信息保护的安全网。

事实上,我国此前已经有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包括民法总则、刑法、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都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总体上看,呈现分散的立法状态,存在阐述不清晰、适用不明确、范围受局限、处罚不具体、可操作性差等问题。比如,有的条款仅仅规定了对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却没有规定违反该义务的法律后果,难以落到实处。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门法律,形成合力。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具有鲜明的制度优势,将有利于统合现有法律,加强监管,破解分散执法的窘境,对于个人信息保护具有一定的突破性意义。

此前,个人信息保护法在2018年9月被写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第一类项目。如今,本次大会发言人明确表示,“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这是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大行其道的当下,个人信息保护已是一项实打实的民生工程。公众盼望这部法规早日出台,一方面,要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做好充分的保护,切实加强维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另一方面,也要规范个人信息在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利用,促进各部门、各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社会进步。

相关新闻详见本报今日A04版

新闻推荐

检方对“涞源反杀案”女生父母决定不起诉特殊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018年7月11日夜,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发生了王磊持凶器翻墙闯入村民王新元家中被杀一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9年2月24日,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