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浓郁情怀□李婷
人活着,就得吃。坊间有些俚语,比如: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就发慌;再如: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吃,的确是生命中的大事,如果不思饭食,多数人都会怀疑自己的身体出毛病了。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将军在赵国使者面前,特意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以示他还能带兵打仗,还可以被委以重任。拜访老人,也会常常问候他们能吃几碗饭,若饭量不错,说明身体健康,无病患烦忧,可以长命百岁。
民间凡夫俗子,见面打招呼,最常用的问候语就是“吃了吗?” 亲戚、朋友联络感情,通用的方式也是请客吃饭。忙碌工作,身不由己,匆匆道别时,一句“改天一起吃饭”足以让人温暖半天。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古代的女子,没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唯有通过婚姻为自己找个饭碗。“端谁的碗,受谁管”,这些生活俗语,不但是男尊女卑的真实写照,还表现出人们为了“吃 ”,为了生存和生活,忍辱负重,甚至卑躬屈膝。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是水浒传中英雄豪杰的吃饭方式;吃茄子要用十来只鸡煨,这是红楼梦里贾氏家族的生活状态。平常百姓,从菜市场拎回一些新鲜水灵的菜蔬,在厨房煎炸蒸炒半天,热菜热饭端到桌前,那是对家人至真至纯的关心与犒赏。
朋友圈里的美女帅哥,对“吃”也似乎都有着浓郁的情怀。他们晒各式花样美食,或精致小吃或饕餮大餐,或酒庄餐馆相聚或是在自己家中主厨,色、香、味俱全,演绎着对生命的热爱,满溢着生活的气息。
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上饭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只要延续生命,不求吃饱吃好。如今衣食无忧,但上了年纪的人,却都有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吃了不疼丢了疼”,父母辈们宁愿吃撑,也舍不得让食物倒进泔水桶。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也大都保持着对食物的敬畏之心。一次和市作协领导吃饭,看到他把掉落在餐桌上的米饭飞快地拣起来放入嘴中。而他面对满桌愕然,坦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我小时候最常吃的是稀饭、面条和大馍,偶尔吃顿饺子,吃饱了也不知道是啥馅的。邻里乡亲,如果哪一家每天都吃肉或者常常下饭馆,必定要被人冠以“不过日子”的恶名。
上学时读梁实秋和汪曾祺的散文,看他们对“吃”活色生香地描写,却被部分老师批判成“资产阶级思想、不求上进”,我深受影响,居然许多年不去触碰。
工作后听第一次听同事讨论哪个地方的美食,某饭店的某道菜最具特色。私下里还是吃了一惊,心想:这么肯吃,还堂而皇之拿出来讨论,不怕别人笑话?……孰知“吃货”这个词早就不含贬义。
有位老哥,是亲友中资产最雄厚的一个,常说自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他小时候曾经因为偷吃为客人准备的食物,而遭受父亲一顿暴打。发家致富成功转型后,就想着把以前对身体的亏欠补回来。他若在家,总要荤素四道以上菜肴才肯坐下来吃饭;去饭店,必定要碗碟里剩下许多菜方才认为对客人负责。年轻时消化功能好,胡吃海喝觉不着,人到中年,身体出现“三高”症状,也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再不主张多吃。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要想留人心,首先抓住人的胃。单位食堂,因食材新鲜、口味轻淡深入人心。家常小菜,手工馒头,再喝碗熨帖养胃的粥,幸福如此简单,工作倍有劲头。
你小时候吃过什么,它会永远沉淀在你脑海里。随着年龄增长,它潜伏在你身体内的那种记忆,越来越清晰。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能很快适应,可唯一适应不了的就是“中国胃”,所以中餐馆开遍世界,《舌尖上的中国》得以全国热播,并获高赞好评。
吃饭,从单纯地让人民免受身体饥饿之苦,发展到可以征服世界的饮食文化,这是一个曲折的历程,这是一次华丽转变。改革开放40年带来什么样的成效?窥一斑而知全豹。
新闻推荐
昨日,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发布紧急提醒:开学后,学生和家长要提防三类诈骗:冒充校方骗家长诈骗、网购诈骗、兼职刷信誉诈骗。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