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写字机器人”不是学生的“减负神器”

皖北晨刊 2019-02-19 16:54 大字

□张玉胜

近日,哈尔滨市的张女士发现,读初三的女儿用压岁钱订购了一台“写字机器人”,它不仅可以模仿孩子的笔迹抄课文、抄生字,还能画手抄报,女儿的语文作业就是机器人帮着写的。她一怒之下摔碎了“机器人”,还骂了女儿一顿。出人意料的是,很多家长并不反感这款“黑科技”,甚至在留言区“求链接”。

“写字机器人”的发明,旨在为减少艺术家们的一些重复性劳务负担。岂料却成了部分“熊孩子”快速“完成”抄写作业的替代工具。“写字机器人”被视为孩子们的“减负神器”,看似直击了一些重复性抄写的“无聊作业”痛点,但其误导和耽搁学生学习的负面效应不可小觑。

盘点家长对“写字机器人”投赞成票的缘由,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心疼孩子的学业负担太重,过多抄写作业由机器人代写,可让孩子省力省时。二是对抄写类作业本身持否定态度。三是家长认为寒假作业量比较大,老师未必会认真批改,与其让孩子认认真真写完作业也得不到反馈,不如索性让“写手”代劳。

也许,一些老师热衷于给学生们布置那些重复性抄写的低级作业任务,着实有其自以为是的理由。比如笃信重复抄写就能强化学习记忆,“罚抄”就能让孩子汲取教训,但这显然是一种认知误区,家庭作业的要义在于“精”而并非“多”。

尽管我们可以有多种理由诟病重复性抄写的不当与无聊,但“写字机器人”在学生群体的悄然流行,却未必是孩子们的学习福音,甚至有可能成为对孩子们的误导与贻害。比如极易诱发学生的“懒惰”心理,误导学生滋生弄虚作假的不良习惯。学习是必须动手动脑的自主性活动,诚实、务实的学习态度比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更重要。这是事关孩子们品格完善与健康成长的大事,不可掉以轻心。

“写字机器人”并无错,关键是要恰当、正确地使用,让孩子们的学习回归自我、回归本真,远离“写字机器人”。

新闻推荐

王可然否认恋情,和许晴之间只是好朋友的关系

最近许晴在微博每天开始发自己旅游的短片,不过被眼尖的网友发现,制作人王可然在情人节的时候发了微博,配图是许晴的照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