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了小悦悦的她安享晚年 “善有善报”是社会责任
陈贤妹。视觉中国 资料
这是一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据报道,七年前“小悦悦事件”中毅然救起小悦悦的拾荒老人陈贤妹,已受政府邀请在养老院里生活,每月领取2500元补贴,免去了在外打工的劳累与纷扰。
陈贤妹对自己的现状十分满意。她坦言,如果没有当年的善举,自己不会有今天这样好的生活。很快,这则视频就被多家媒体转发,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很暖心”。
2011年10月13日17时25分,阴雨绵绵,年仅2岁的女童小悦悦独自跑出家门百米外,先后被两辆汽车撞伤倒地。然而,事故发生后,不仅肇事司机没有停车对小悦悦施救,路过事发现场的前18个人,也全都对惨状无动于衷。直到第19名路人出现,小悦悦才终于被救起并送到了医院——这个人,正是当时已年近六旬的陈贤妹。
伤势过重加上送医太晚,小悦悦最终没能挺过来。当时,这起事件在国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道德讨论。18名路人对倒在路上的小悦悦袖手旁观的事实,对公众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事件发生后,舆论对社会道德不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那些冷漠的路人迅速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两名肇事司机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应付的代价。然而,在纷繁扰攘之中,“小悦悦事件”中唯一的“好人”陈贤妹,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可以说,面对这样一场道德悲剧,社会很好地实现了“惩恶”,但在“扬善”这件事上,却留下了一个遗憾的小尾巴。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陈贤妹过得到底怎么样、好不好,而陈贤妹本人,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发声太多。
可贵的是,随着这则最新视频的出现,我们终于可以放心地说:好人就是会有好报!在视频中,我们也再次见证了陈贤妹的高尚人格。她表示,自己一直坚信“好人有好报”的道理,而她也一直在这样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将这种善意在家族中传承下去。
如果说当年“小悦悦事件”发生时,社会大众的主流态度是愤慨,那么这次,社会大众的主流态度则无疑是感动。当年,人们愤慨的是那些见死不救的人怎么能如此残酷无情,控诉的是社会道德的滑坡与堕落。而今天,我们感动的是陈贤妹纯洁正直的心灵,以及发生在她身上的“好人好报”结果。从表面上看,这两种感情似乎截然相反,但在情感内核上,这两种感情却如出一辙——都是社会大众对“善”的真诚呼唤。
自古以来,“善有善报”便是社会大众的朴素愿望。但是,在现实当中,却并不是每一个善良的人都能得到命运的善待。“善有善报”从来都不是老天爷的责任,而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要让这一美好期待化为现实,离不开整个社会的积极努力。对于那些做了好事的人,社会理应不吝赞誉,并提供相应的奖励,使他们至少不会因为做了好事反遭亏欠。而对那些生活困窘的行善者,社会更应及时伸出援手,帮他们走出命运的泥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出“善”的正反馈,让行善的风气成为主流,创造一个人人敢善、人人乐善,进而人人向善的美好社会。
新闻推荐
图为2019年2月18日,黄樟有在家中向记者展示其登记的住户信息记录本。记者陈晓东摄今年70岁的黄樟有家住中山北路148号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