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挑起四位老人农家女李玉梅大爱成佳话
李玉梅为丈夫整理衣服。今年65岁的李玉梅是史口镇油郭村一位普通的村民,“憨厚老实”是她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一位质朴的农村妇女,虽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人间佳话,她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前不久,李玉梅、郭新章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文/片本报记者曹萌萌通讯员宋成锋
柔弱媳妇“挑大梁”,但她从未喊苦累
1974年,李玉梅与贾孟光的儿子结婚。婚后,两人育有一儿一女。丈夫勤劳善良,尽管孩子幼小、老人多病,但夫妻俩共同照顾老人、抚养孩子,其乐融融。然而,1989年初,突如其来的一场事故让李玉梅的丈夫离开了人世,痛失顶梁柱的一家人,生活陷入了困境。谈到当时的境遇,李玉梅感慨地说:“当时天塌下来似的,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面对着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坚强的李玉梅擦干眼泪毅然以瘦弱的身体支撑起这个家。
她虽然从未喊苦累,但这一切都被公公贾孟光看在了眼里。终于有一天,李玉梅病倒了,看到儿媳妇一边忍受着病痛折磨一边下地干活,老人终于忍不住了,他满含泪花地对李玉梅说:“孩子,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我不想拖累你,别管我了,你再找个伴一块儿帮你把孩子拉扯长大吧。”平时对公公百依百顺的李玉梅第一次非常肯定地回绝了对方。
“那段时间,公公几乎每天都在劝我,再加上日子确实过得很艰难,也许改嫁能让孩子和老人过得好一点,于是我就产生了组建新家庭的想法。”“当时,我提出改嫁的条件有两个,第一是对方要对两个孩子好,第二还要能接受为公公养老送终。”两年后,经人介绍,李玉梅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史口镇油郭村村民郭新章。他说,他愿意帮其抚养孩子、照顾老人,李玉梅当时听了非常感动,就冲着他的这份心,李玉梅选择了郭新章。她说,做人要学会感恩,做子女的要有孝心,只要郭新章愿意一起过日子,能对老人好,愿意孝顺老人,她也就愿意与郭新章白头偕老。
“前儿媳”给了“前公公”第二条命
就这样李玉梅再婚了,婚后的郭新章信守承诺,经常和李玉梅一起回去看望贾孟光,把老人当亲生父亲对待着。
2009年,贾孟光老人因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李玉梅得知情况后,便和郭新章商量着把老人接到家里来照顾,郭新章二话不说当即就同意了。就这样,贾孟光来到油郭村住了下来。“老人每年得住院好几次,打针吃药花钱不说还得需要精心护理,伺候男老人,总有许多不便,端屎端尿、帮老人洗澡,老郭经常帮我做。”说到丈夫对自己照顾老人的支持,李玉梅眼里噙满了感动的泪水。
几年来,贾孟光医疗费用6万多元,对李玉梅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个很沉重的负担,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86岁的贾孟光不止一次地对外人讲起“要不是玉梅,我早就走了,是儿媳妇给了我第二条命。
把贾孟光接到家里来照顾后不久,李玉梅现公公、婆婆以及娘家80多岁的老母亲相继因病生活不能自理。一瞬间,同时照顾四个老人的重担全都压在了李玉梅夫妇身上。
为了维持生计,郭新章只能选择常年外出打工,为了赚取更多的工资,年过花甲的他总是选最累的但赚钱多的活,夫妻俩聚少离多,一个月也捞不着见上一眼两眼。李玉梅则负责在家照顾四位老人生活起居。
每天清晨,李玉梅都要不停地洗晒被褥,给老人喂药、翻身、按摩,阳光充沛的时候给老人搬个小板凳,扶着老人在院子里坐下晒太阳,贾孟光常常幸福地感叹:“玉梅照顾我比闺女还周到。要不是她,我早就‘摸到阎王鼻子’啦。”
将贾孟光安顿好,李玉梅就开始忙碌着跑去现公婆住处尽孝,还有自己的老母亲,亦要每天往返数次,做饭,洗衣,擦身。在“孝道”面前,李玉梅俨然是一个钢铁战士,她不能倒下,她没有权利生病,她只能坚持,坚持,咬着牙坚持。
李玉梅说,自己能够照顾好四位老人,还得益于生活在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里。考虑到李玉梅需要照顾贾孟光,妯娌们经常主动往公公婆婆那里跑,尽量为李玉梅分担照顾老人的重担,不仅如此,当贾孟光生病的时候,妯娌们也都伸出援助之手。有一年冬天,贾孟光突然病重,李玉梅手足无措,一个电话,弟媳妇们及时赶到,帮助李玉梅将老人送进了医院才转危为安。
如今,李玉梅的公公及母亲已经相继离世,尽管身上的担子轻了许多,可是谈及此处,她还是满是愧疚,“我做的不够好,如果能再多尽点心,他们还能多活几年……”
室外寒风料峭,屋内炉火正旺。李玉梅端着刚刚蒸好的苹果来到老人的床前说:“老爷子牙口不好,这样蒸着吃,好消化还能补充维生素。”如今照顾前公公已经成为了李玉梅生活的一部分。
新闻推荐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再部署本报讯(程莎莎)2月14日,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推进会,传达相关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