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员工考数学”背后的“软裁员”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便利蜂举行考试,考查员工的逻辑和数学,考试范围涵盖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等,考试不及格会被开除。对此,便利蜂的创始人庄辰超进行了解释——考试是一种例行的考核手段,“数学逻辑不好,绩效很难达成预期”。考试仅仅是针对总部基层员工的测试,试题为高中数学的难度,考不过也不会辞退,而是培训后再补考。
庄辰超的解释并没有得到便利蜂员工的认可。有员工表示,自己多次被领导约谈要求主动离职,拒绝后被公司安排参加考试。在这位员工看来,所谓“考试”只是便利蜂“软裁员”的一种手段。
所谓“软裁员”,即企业通过某些手段,迫使员工主动辞职。这是一种既可达到裁员目的,又能避开法律约束的“手段”。这种“手段”如今并不鲜见,前不久一家叫“有赞”的公司在年会上宣布实施“996工作制”,就被网友认为是在实施“软裁员”。
“软裁员”虽然可以暂时得到经济上的好处,但容易引发劳动争议,影响在职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商誉。对劳动者来说,“软裁员”危害更大,一方面,离职之后拿不到被扣下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权益明显受损;另一方面,由于“软裁员”企业层层设套,让不少劳动者在受到侵害时难以拿到证据,想维权也很难。
便利蜂是否利用考试进行“软裁员”,目前尚无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无论如何,不能让“软裁员”成为用人单位“省钱开人”的潜规则,更不能任由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软裁员”现象增多与企业经营遭遇困难有很大关系,一些企业将其当做降低成本的“万能药”。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的发展固然离不开企业家的开拓、创新,但构建融洽、充满人情味的劳资关系也十分必要。员工是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因素,“稳住军心”才能打好翻身仗。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其中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加大返还力度。这是在政策层面倡导、鼓励企业重视员工。只有企业与员工同甘共苦,上下一心,才能更快迎来发展的春天。
只靠企业自觉,显然无法遏制“软裁员”现象。“软裁员”受到的监管较少,为不少企业提供了“机会”。有鉴于此,相关部门要加大普法力度,让劳动者学会及时保留证据,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以提高“软裁员”的违法“成本”,让劳动者权益保护更有刚性,更富操作性。
新闻推荐
澎湃新闻从福建龙岩法院网了解到,2019年1月28日,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邱日辉故意杀人、以危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