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高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步入“2.0”时代

济南日报 2019-01-28 11:33 大字

丰奥嘉园小学承办2017—2018年度全国小语会。

高新学子在第一届师生迎新年慈善音乐会上表演节目。高新区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成立教师发展中心。

318平方公里,5大片区,彼此互不相连,上面坐落着35所学校和81所幼儿园,学校间最远距离达70公里,如果要绘制高新教育版图,不是一件容易事。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七零八落”的教育布局,凭借一场震动全国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找到了“最大公约数”,画出了最大同心圆,凝聚起高新教育发展的磅礴力量。

走进新时代,每一个区域都在描摹和构筑一个关乎发展的新梦想。高新区发出了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进发的“集结号”。世界一流园区呼唤世界一流教育。站在高质量发展时代潮头,高新教育人提出打造义务教育示范区、特色教育引领区、国际教育先行区、新优教育试验区的“3+1”发展目标,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步入“2.0”时代,奋力书写高新教育“进位赶超”新篇章。

全国率先打响教师编制改革第一枪

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全面激发

2017年9月1日开学前的一周,在高新区近2000名教职工脑海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一周,高新区中小学纷纷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济南高新区教育系统岗位聘任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改革文件被下发、解读。所有教师对是否加入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投上了自己的一票。当时高新区有34所学校,其中33所学校自愿加入改革序列。新体制下,高新区对自愿加入岗位聘任管理体系的学校全体人员,封存事业编制身份,实施全员聘任制。

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副局长方奎明介绍,这场改革实现了管办评分离,理顺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打破了编制“紧箍”,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改革后教师职级晋升实行积分制,破解了教师职称评审困扰;同时,建立了干部与教师相对独立的绩效体系,化解了干群矛盾。

新体制下,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均按岗拿薪,多劳多得,并与学校教育质量进行捆绑评价——学校评价优秀,校长就优秀,教师的优秀比例也会高。对于改革后老师们的改变,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校长王昌淮都看在了眼里,每次学校组织岗位竞聘,往往岗位放出来没半天就被抢没了,有的教师身兼数职,工作量比过去大了一倍,但干劲却比过去更足了。作为学校管理者,他还切身体会到政策落地的时效性比过去提高了不少,只要政策有利于学校发展就能很快落地,“比如对‘弹性作业’‘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以前老师们虽然认为这些是好方法,但在执行上往往打折扣,现在不用敦促,老师们都能自觉执行,而且想尽办法改良。有时校长没有想到的,老师们就主动建言献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丰奥嘉园小学有着28年教龄的教师张玉辉笑着说,以前总担心编制被封存,就相当于把“铁饭碗”丢了,而现在看来,他们是捧上了“金饭碗”,他们从心底里感受到了满满的职业获得感和成就感。

对此,东城逸家中学教师李晓琳也深有同感。“我们学校2017年建校,学校的老师都是从各个地方应聘过来的,但由于目标明确,老师的心比较齐,劲儿往一处使,特别团结,大家都精神焕发。”李晓琳说,新体制将教师彻底从编制中解脱出来,激发他们敢想,更敢拼。也正是有了老师们这股子干劲,东城逸家中学很快得到家长及社会认可。在去年第三方社情民意调查中,该校获得了三个“100%”,即教师满意度100%、家长满意度100%和综合评价100%。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让教育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一个教育新区,很长一段时间,高新区面临着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难题。在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高新教育在“聚才引智”上持续发力。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恰恰成为高新区打赢这场“人才争夺战”的法宝。

2017年6月16日,高新区面向社会招聘24名校长,吸引了104名应聘者,最终24人竞聘成功,其中包括从区外引进的6名校长。很快,校长们的“领头羊”效应就显现出来。丰奥嘉园小学校长王希锋就是高新区引进的名校长之一,他的到来,不仅为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还带领教师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课堂改革。在改革推动下,学校课堂变了样,教师教学“满堂灌”的现象不见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了主动学习。去年5月,该校更是承办了一场全国小学语文盛会,由此,这所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进入了全国教育视野。“我想,要是没有高新区这场改革,我不会来到济南,也不会有机会实现我自己的教育梦想。”王希锋说。

唯有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2018年高新区共招聘了146名教师,吸引了6000余人报名,这其中不乏大批国内外名校毕业生和骨干教师。比如,招聘的37名见习教师全部出身于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985”“211”高校;招聘的77名同工同酬教师中,获得研究生学历的就有36人、本科学历的有41人,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2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985”院校毕业生19人。“我们明显感觉到高新教育的吸引力正在快速提升。”高新区教育局人事招聘负责人介绍。“最吸引我的是高新区灵活的教育体制。”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明晓去年正式加入高新教育战线,成为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的一员,虽然刚入职不到一年,但她已体会到身为一名高新教师的自豪感。

人才既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用得好!在高新区,无论是校长还是一线教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不走了,以后就留在高新区发展了。”说这话的是高新区一名“同工同酬”身份的教师,而在两年前刚应聘到高新区时,他还抱着“边教边考,有个编制才安心”的想法。如今,他不仅与在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而且多劳多得,只要有能力就能竞聘上好的岗位,这让他信心满满。

让人惊喜的是,评价考核机制的改革激活了教师内在的发展要求,考核结果的落差刺激了教师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形成了教师自主学习、主动研修的良好氛围。“过去全区用于教师培训的费用在80万元左右,如今达到了260万元,创历史新高。”方奎明说。

为引领教师高位发展,去年,高新区还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结合区情、校情,为校长、教师订制不同的培训方案,让所有高新区的教师都有机会学习到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通过“搭平台、压担子、铺路子”,高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力大幅提升,去年,在全市优质课评比中,高新区初中学段一等奖达到了45%,小学学段也达到了33%,均排在全市前列。

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幼儿园普惠率超80% 国际教育独树一帜

“我打算到高新区工作,以后方便孩子上学。”今年,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刘女士动了换工作的念头,打算来高新区发展。除了工作环境的吸引力,另一个动因是想让孩子以后在高新区上学。每天,高新区教育局也都会接到家长打来的咨询来高新区上学的电话,有的是在外地上学想转来高新区,而有的是想在高新区直接买房落户,咨询学校划片问题。而在过去,优质生源总是想着“向外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来”,更有像刘女士一样的大批优秀人才选择为孩子来到高新、留在高新。

自启动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新教育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啃下了一块又一

块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让更多改革的成果惠及人民。比如,在教育资源供给上,去年共有8所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实现了多个突破,2018年5月28日,济南高新区卓爱婴幼园正式成立,成为济南首家婴幼儿托幼机构,填补了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行业空白;在去年以前,全区普惠制幼儿园只有1所,仅仅通过1年的努力,此类幼儿园数量就达到了70处,普惠率达80.89%;此外,高新区去年共有5所公办园开园,实现了公办园零的突破。

对接高新区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目标,高新区也在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2018年7月,济南市第一所国际学校——济南托马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获得办学许可证,当年9月1日,第一批外籍及港澳台学生顺利入学。至此,高新区的教育业态已趋于完善,涵盖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和国际教育,覆盖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基础教育的所有学段,形成公办教育、民办教育齐头并进,国际教育独树一帜的发展态势。“教育要面向未来,必须着眼于人才的全球化竞争,培养具有‘中国心 世界眼’的学生是教育助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任务。”方奎明认为,推进教育国际化不仅有加强英语教学、引进国际课程、引进外教和送学生出国这四种模式,高新区要以学生培养为核心,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让从高新区走出去的学生都具有“全球胜任力”。

派发厚实教育“红包”全力打造教育体制机制改革“2.0”

高新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让高新居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在去年8月份组织的第三方社情民意调查中,高新区所有学校的家长满意率均超90%,全部达到了济南市家长满意学校的标准。郑州、西安、天津、南通等地市教育部门慕名前来学习。

站在高质量发展时代潮头,高新教育人提出打造义务教育示范区、特色教育引领区、国际教育先行区、新优教育试验区的“3+1”发展目标,2019年将探索实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2.0”版。据介绍,改革升级后,将进一步优化教师选聘制度,精准对接学校需求;建立完备的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在突破体制壁垒的同时,在机制改革上下功夫,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既为更多优秀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又能持续激发每一个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新的一年,高新区还将积极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在幼儿园、高中和国际学校,鼓励借鉴国外优秀课程体系,如STEAM课程、IB课程等,融合创新,开展中西贯通人才的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积极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探索校本课程的国际化和外语教学的改革实验。按照计划,2019年高新区将开工建设18个教育配套建设项目,千方百计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此同时,高新区还将以家庭教育

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密切家校合作,在家长大讲堂、家长学校基础上,推进全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区老师、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心理服务。

下一步,该区将继续派发厚实教育“红包”。今年,该区计划投入1200万元,为高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校服买单。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区近2.4万名学子将穿上免费校服。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赵一帆 通讯员王磊)

新闻推荐

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专题宣传譼〇

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汽油、柴油、煤炭、木炭、柴火等含碳物质在氧气(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极易产生一氧化碳。市民在使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