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看到我了,他才能安心” 五旬孝子辞职照顾瘫痪老父四年多
为了打发时间,张文胜购买了拉力器等几样运动器械,既锻炼身体,偶尔还能逗乐父亲。本报记者陈春怡文/图
“爸,来润润口!”张文胜轻轻吹了吹手中的勺子,用下嘴唇试了试牛奶的温度,慢慢送进瘫痪在床的89岁老父亲张克传口中。一直单身的张文胜这样照顾老父亲,已经四年多了。他说,“我爸生病前我没有碰到合适的,他生病后我就一直待在他跟前,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考虑个人问题。现在他快九十岁了,没有什么事情比照顾他更重要。”
父亲病倒,他辞职照料
时间回到2014年夏季。正在上班的张文胜突然接到邻居打来的电话,被告知父亲张克传在小区晨练时突然摔倒,说不出话来。张文胜急忙回家,将父亲送到了医院,此时老人已是口歪眼斜,人事不省。经过漫长的治疗,张克传逐渐清醒了过来,身体却再也不复往日的康健,右半身几乎无法动弹,语言能力大大受损。
张文胜是家中老幺,面对生活的突变,他没有迟疑,毅然决然作出决定,辞职照顾父亲。他清楚,父亲的病情需要做大量的身体康复训练,这漫长的过程离不开专人精心的陪护,而哥哥姐姐均已成家,有的已经是三世同堂,兄弟姊妹中一定要有人做出牺牲。
“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会有办法的!”张文胜安慰哥哥姐姐,也用同样的话安慰着父亲。他辞去了书店的工作,收敛起“爱玩”的脾气,回家专心照顾父亲。“我妈走得早,我爸这些年操持这个家不容易。做子女的做不到大富大贵,但有义务让老人在有生之年享受到幸福和快乐。”张文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四年和衣而卧,屡屡从死亡线上拉回老父
1月14日上午,淮河晨刊记者走进张公山五村张文胜的家中。这是一套50多平方米的小屋,北屋的大床上铺着破旧的凉席,上面放满了杂物,一看就是长久无人使用,而这正是张文胜自己的房间。自从2014年父亲患病,一张放在父亲床边的竹躺椅就成了他的四季寝具,北屋则改做杂物间。“说了一般人都不敢相信,从我爸生病,小弟就没有好好睡过一次觉。四年多了,睡觉只脱个外套。我爸只要叫一声,他立马就跑到床头看看是怎么回事。”说起小弟张文胜的不易,大姐张文琴眼角湿润了。
4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寒来暑往,这个小房间是张文胜和父亲最温暖的居所。张文胜给父亲买了最新式的看护床,却连简易的行军床都舍不得给自己添置。“家里人都要给我买床,都被我拒绝了。”他说:“就是因为睡眠质量好,所以我不能让自己睡得太舒服。我爸万一有个啥事,我怕自己醒不了。”
张文胜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些年来,张克传脑梗多次复发,几次心跳停止,好在每每被心细的张文胜及时发现,一次次从死亡边缘把老人拉了回来。“我爸需要人照顾,如果我不守在他的身边,我心里不踏实。”张文胜说。
有多少相守,就有多少艰辛
一步、两步、三步……每天清晨,张文胜都要搀扶父亲艰难地来回走动,活络筋骨。天气晴好的时候,他还会将父亲抱到楼下,再把轮椅提下楼,推着父亲在小区里晒太阳。父亲吞咽功能不全,不会烧饭的他硬是练就了一身“粥达人”的本领,将熬制软糯的粥喂给父亲吃。这些年来,张文胜每天为父亲喂食、喂药、按摩、清洗身体……吃喝拉撒全都包下,任何事都亲力亲为,娱乐活动早已与他绝缘,也没再赴过一次朋友的邀约。为了打发时间,他购买了拉力器等几样运动器械,既锻炼身体,偶尔还能逗乐父亲。
2018年3月,张克传因左腿红肿住进医院,经医生诊断为动脉血栓。由于年纪太大,手术治疗不太现实,张文胜只得将父亲接回家中。从此,张克传彻底卧床,连坐着都无法平衡。一向性格倔强的老人情绪更不稳定,一会儿叫,一会儿哭。特别是晚上,老人经常吵闹不睡觉。“他不睡,我也不能睡。好不容易他睡着了,夜里还要给他换四五次纸尿裤,我也没多少时间睡。”张文胜说,最近一年,父亲对自己愈加依恋,就连烧饭的时候也要抽空在老人病床前转悠一圈,“只有看到我了,他才能安心。”
多年相守,有多少日子,意味着就有多少艰辛。张克传初病时,医生曾劝慰家属,做好思想准备,老人可能撑不了太久。四年多过去,在张文胜的精心照料下,老人没有生过褥疮,精神也还不错,医护人员屡屡夸赞照顾得周到。然而,日复一日超负荷的工作量,严重不足的睡眠让张文胜瘦了40多斤,去年还因作息不规律患上了糖尿病。张文胜今年已近五旬,他说,自己已经习惯了与父亲相依为命,心里早就没有了别的念头,“过一天算一天吧,以后的事我不会去想,只要能天天陪在父亲身边尽孝,帮父亲养老送终,我就觉得日子踏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宫升平YMG记者郭超)进入冬季,自然条件变差,恶劣天气频繁,风雪多、气候寒冷,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不安全因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