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还剩97G流量咋不能上网了 一些“流量卡”实为物联卡,让电信诈骗更容易

齐鲁晚报 2019-01-13 05:12 大字

5G时代即将到来,物联网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物联卡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核心,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自动售卖机、移动支付、智慧垃圾分类等需要无线联网的智能终端设备。与此同时,由于物联卡与普通手机SIM卡十分相似,市场上出现了真假难辨的“流量卡”。“无需实名认证”的特殊性,更让物联卡成为网络诈骗新工具。

“无限流量卡”是骗局

运营商控制“流量池”

“我通过微信找到一个代理商,从他那儿买了手机卡,每月9.9元,不限流量。但没用多长时间就无法上网了,特别不稳定。去找代理商,但不可能找到了。”消费者王民向记者讲述了他购买“手机卡”的遭遇。

与王民有相似遭遇的人不少。另一个“流量卡”买家称:“我之前买的一张卡,还有97G流量没用,有效期还剩24天,但已经无法上网了。我找卖卡的商家和客服人员反映,他们一拖再拖,最后对方同意给我换一张新卡。不过拿到这张卡的时候,就只剩20天有效期,原本的流量只剩下不到80G了。”

据了解,这些令人一头雾水的“手机卡”“无限流量卡”,就是物联卡。物联卡原本是由三大运营商为物流网服务企业提供的用于智能终端设备联网的,仅仅面向企业发售。从外观上看,物联卡和普通的手机SIM卡没有差别。在功能上,两者均可以实现无线联网、收发短信息等功能,但物联卡无法进行语音通话。

李嘉(化名)做了近4年的物联卡销售,他认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无限流量,这都是商家用于营销的一种手段,基本上都是骗局。”

那么,为什么具有“无限流量”的物联卡可以低价购买并使用,但在一段时间后便无法联网?

记者了解到,物联卡的运营需要通过统一的网络,一般运营商在将物联卡发售给企业法人后,为每个企业开通一个“流量池”,企业所拥有的物联卡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是“流量池”中的流量。运营商可以通过后台管理、控制,甚至定位物联卡。一旦“流量池”中的流量耗尽,而企业又没有及时续费,那么运营商就会通过后台管理使物联卡无法联网。

仅向企业批售

已成犯罪新工具

目前,物联卡刚开始盛行,由三大运营商发行,仅面对企业用户进行批量销售,现阶段广泛用于共享单车、移动支付、智能城市、自动售卖机等领域,不面向个人用户。针对物联卡的发行、销售和购买,虽已对企业用户进行实名验证,但不少网络诈骗分子依然在市面上购得了大量“无需实名认证”的物联卡,使其成为网络犯罪的新工具。

一位在物联卡行业交流群里发布信息的业内人员坦言:“物联卡让那些传统电信诈骗更加容易,因为你无法得到对方的具体身份信息。以‘兼职刷单’为例,有些人通过招聘类的QQ群、微信群等社交媒体平台、论坛网站,发布虚假的兼职广告,通过‘刷单返利’吸引用户进入已设置好的虚拟购物平台,前期通过返还小利获取用户,后期则以付款出现问题、账号被冻结等理由诱导用户‘刷大单’,骗取高额款项。物联卡可以用来上网,而且还不是实名的,用来冒充客服、亲戚、朋友、熟人等,通过QQ、微信这些社交账号联系。比如‘生病着急用钱’‘相亲约会’都可以成为诱骗的借口。”这位业内人员说。

资费胜过手机卡

“薅羊毛”有新门道

物联卡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还让一些游走于灰色地带的“羊毛党”发现了新机遇。

在一个物联卡交流群里,一家名叫“某某科技生活”的公司称,可以提供包括“实名的大王卡、各地语音卡(六个月起租,黑卡)、各地注册卡、各种手机卡代实名业务、各种物联卡批发”在内的十余项业务。

这个物联卡交流群的另一则广告显示,“无需实名,电信移动流量卡30元一张,已实名认证的某某大王卡80元一张。”这里所指的卡片并非传统的手机卡,而是“羊毛党”所需要的物联卡。

所谓的“薅羊毛”,是指通过大量参与商家开展的促销优惠、新人返利等活动,获得一定的金钱收入,集中在金融行业、网约车、外卖送餐、话费充值、网络购物等领域。“现在,基本所有的‘羊毛党’用的都是物联卡,还省去了原来手机卡的月租。”资深的“羊毛党”魏刚说,“物联卡用于手机上网、‘薅羊毛’,都是打擦边球。”

实名制势在必行

限制企业随意转移

对于物联网非实名制引发的问题,未来应该如何化解?

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介绍,目前,万物互联、智能城市、智慧城市等刚刚开始,物联卡还没有在一般个人和家庭中广泛推行,主要还在企业层面上进行物联网建设,所以也没有在物联卡的发行、销售、购买、使用等环节提出实名制要求。整个物联卡的流通、使用环节没有涉及个人和家庭,监管上比较放松。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和盛行,物联卡作为各种智能终端在网络上的身份,也应当实行实名,一旦出现违法行为,便可以将行为的实施者和物联卡的实际所有者合二为一,从而准确地找到违法者。不一定像传统的身份证实名,可能是企业的实名,以此限制企业间物联卡的随意转移,要求个人购买的时候进行身份核实。同时,技术也要适应这种身份核实而有所发展。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身份识别技术,传统方式可能出现不够精准的问题。所以,未来可能会使用“刷脸”技术等实现更精确的身份识别。

据法制日报

新闻推荐

小黑盒3秒破解开门劣质智能锁中招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黑色盒状物。盒顶,一条金属线延伸而出,在线头缠成一个线圈。拿着这个盒状物,将线圈靠近智能门锁,很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