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谁在背后盯着你

都市女报 2019-01-08 14:13 大字

女报记者 薛冬

近日,不少网友在视频软件平台刷短视频时,都发现了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有时在微信或其他APP(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上查找或分享一些内容后,再打开这个软件,就能够看到与这些内容相关的视频。“它是怎么知道我刚才在微信上看了什么的?”

是不是短视频软件长了另外一只眼,在窥探我们?

“仿佛有人在背后盯着我”

市民陈女士发现,一周前,她在微信里打开了一个视频链接,浏览了一个朋友上传的作品。“我觉得挺有趣,就顺手转发了。”

而紧接着当她再打开这个视频软件时,软件竟然第一个就向她推荐了这个朋友的其他作品。“我仔细看了看,这个朋友在两个App里的网名都不一样,它是怎么发现的?”

陈女士还表示,当时她注册视频软件时,只是绑定了自己的微信,软件提示她绑定后会获取她的微信昵称及头像,“难道还能获取我的朋友圈吗?”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购物APP上,微博网友“piupiu”反映,自己在购物APP上搜索相关产品,再打开手机版的网页,下发的广告区域里就出现了同款产品的推荐信息,“仿佛有人在我背后盯着,挺不自在的。”

记者发现,自己用一个QQ号注册了视频软件后,明明没有关联通讯录,但是却能够刷到自己通讯录上用户的视频。记者通过微博搜索发现,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不少网友身上,除了还能看到部分可能认识的人,有的甚至直接标出名字。

归咎于大数据用户画像

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手机软件是不是真的在“偷窥”用户隐私?

“现在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都会有自己的用户画像系统,系统有几十万个维度,它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一位从事大数据推广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所谓“用户画像系统”包括你最常用的APP、经常出现的定位、最常打开手机的时间点,甚至你的大概收入。

“举个例子,在你把虎扑上的视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的过程中,虎扑、视频播放器、微信都知道这一行为,这个行为数据在被其他APP获取后,认为你对此类内容感兴趣,从而进行了精准推送。”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希望可以增加APP的用户黏性,进而增加广告收入。

如今,很多APP上都会有广告,这些广告内容为什么恰恰就是我们“种草”的东西呢?“现在有很多大数据营销平台,可以实现跨平台、跨屏幕的推广。”该业内人士分析道,“比如你在某购物网站搜索过一件商品,购物网站在大数据营销平台上投放了广告,就会把你的用户数据传到平台,平台通过积累的用户数据与广告进行自动匹配,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广告,在接收广告的APP上进行精准推送。”

那么,应该如何避免信息被获取?很多人认为,使用APP的时候,不注册总可以了吧?“即使用户不注册,很多APP依然可以获取用户信息。”因为安卓和iOS系统的安全体系不一样,这一问题在安卓系统中暴露得更加明显。该业内人士表示,“用户在安装APP的时候,会跳出来一个用户须知,一旦你点了‘同意’,APP会获得很多权限,但如果你点‘不同意’,你根本无法安装这些APP。”

“但如果客户选择‘同意’APP获得其隐私数据,APP会用这些用户数据做什么,并没有及时告知用户。这些用户的隐私数据也有可能会因为贩卖、黑客盗取等途径被泄露,不排除被不法分子获得并利用的可能。”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信息

用户在其他平台看见的内容,另一个软件就能推荐相似的信息,极有可能是这两个平台之间存在信息共享的关系,那么,这种行为属于涉嫌侵犯用户隐私吗?

对此,苏红律师团队律师吕敏表示赞同,吕敏告诉记者,在用户向APP提供个人信息或用户在使用该APP时,APP应当对用户进行提醒,而不是仅仅写在自己的隐私政策条款中。“另外,如果在安装该软件时有相关提醒,也应该做到明确标识,这是软件公司应尽的提醒。”

吕敏表示,不少APP在安装时要求获取用户国际移动设备身份识别码、网络设备硬件地址、用户定位和通讯录等,也是一种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同时,如果该软件在收集这些信息时没有对用户进行必要的提醒,甚至用户若不同意他们收集信息的条款就不能够安装,也属于一种霸王条款。

面对众多APP纷纷“越权”,吕敏建议用户尽量使用知名厂商的APP,并在安装后关闭APP“资费相关”和“隐私相关”的大部分权限,才能尽可能避免自己的隐私被窃。另外,为了自己的相关权益不被侵犯,建议仔细阅读隐私协议。

新闻推荐

许营镇 “拉网式”排查安全隐患

本报讯“煤火取暖须防煤气中毒,门窗不要全用塑料膜封死,要预留一定缝隙,使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一氧化碳聚积。电暖气、电炉子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