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总到岁末才觉知时光的急促 李思辉
有一种急促,平日感觉不到,一到岁末就突然察觉,令人慨叹,那就是时光的急促。《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在京发布。报告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让我们看到过去一年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时间分布,令人心生感慨。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盘点和解剖国人过去一年的时间分布状况,是一种“黄金易得,韶光难留”的真诚告诫,也是一种如何更合理配置时间的现实提醒。
深情回望2018,“这一年,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看到,2017年我国居民每天劳动时间为7.43小时,比2008年减少了0.47小时;休闲社交和自我照料时间为15.79小时,比2008年增加了0.26小时。劳动时间总体上减少,休闲社交和自我照料时间增加,看似微小的数据变化,反映了我们的时间自主性在增强,也反映了居民生活品质整体在提升,“诗和远方”离大家越来越近。
报告提到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大学生上课时间最短”,切中了现实肯綮。现在,中小学虽说在“减负”,但各种培优又把家长和孩子裹挟其中,孩子的书包依然很重,作业写到23点后,睡眠不足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而到了应该学习钻研的大学校园,学业要求又失之于宽。如何缓解家长的“起跑线焦虑”,把睡眠时间、童年时光交给孩子,确保该玩的年龄玩,该学的年龄学,值得深思。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和与之相关的活动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这提示人们,人到中年,忙碌之余也应尽量多一点浪漫和诗意,适当放松身心,稀释生活的油腻,以免陷入“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的惆怅里。“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老年人最怕的是孤独,过去一年,他们却常常遭遇照料“赤字”,这给天下儿女提了一个醒:尽孝在当下,不要空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至于玩手机消耗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则俨然是一种严重的社会病。适当放下手机,我们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以免时间被手机消耗,以免精力被微信等软件肢解得七零八碎。盘点即将过去这一年的匆匆时光,可能有喜悦、有忧伤、有追悔、有留恋,无论如何,时间总会不断向前,何不以乐观心态认真把握当下,热情拥抱已经到来的2019年!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花开花谢、春去春来,我们无法改变时间的长度,却可以增加它的厚度。比如,更加勤勉惜时,遵从古人“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的忠告。再比如,让有限的时间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在时光的奔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呼应内心的热爱和梦想,不至于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临了临了才恍然发觉时光急促、岁月无情。
新闻推荐
大连仨小伙开车找饭店吃饭,路遇醉汉拦车,三人和醉汉发生争执。三人从道边捡石头,两次掉头从醉汉身边经过,然后在车内用石头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