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不能任由海外体检游沦为精准诈骗 □苑广阔

来宾日报 2019-01-07 10:55 大字

2018年1月31日,嘉兴市区张女士在女儿的陪同下前往公安机关报案,称自己在一家名叫媛尚的美容院被骗,受骗金额高达600万元。经过两个月研判串并,警方锁定一个通过美容院寻找高收入、高消费受害人,以受害人系患癌高风险人员等为由,诱骗其赴境外治疗实施诈骗的团伙。至此,一个横跨全国30个省区市、涉案近10亿元的海外医疗诈骗案浮出水面。(1月6日《法制日报》)

单个受害人被骗金额高达600万元,整个诈骗案件涉案金额更是达到惊人的10亿元,可以说是触目惊心。而随着这一打着海外免费体检游为幌子的骗局浮出水面,海外医疗诈骗这个很多国人尚未意识到的陷阱,也逐渐在公众面前露出真容。海外医疗体检,一听名字,就很高端,所以这一骗局针对的往往是国内的富人群体,但这并不是说它和普通老百姓没有关系,因为骗局往往以“预防癌症”为幌子,所以即便是普通人,在“谈癌色变”“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作用之下,一旦相信了骗子的套路,往往就是倾家荡产,结局更加凄惨,社会影响更加恶劣。

类似这样的海外体检游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和骗子有组织地实施“精准诈骗”有着莫大的关系。骗子先是设立美容机构,在提供美容服务的同时,通过顾客的消费数额、衣着、言谈等探听顾客的经济条件、家庭状况、文化水平等,来精心选择诈骗对象。一旦选定诈骗对象,把消费者送到国外进行所谓的医疗体检,就开始以“患癌风险高”为由,让消费者进行高额“防癌治疗”,最终完成诈骗的最后一个环节。

令人唏嘘的是,骗子在选择诈骗对象时,除了家境殷实、不懂外语,不能是医生和律师等条件之外,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身体健康”。这更像是一种莫大的讽刺,最终被判定为“患癌高风险”人群的受害人,竟然都是身体健康的人,因为只有身体健康的人,参加海外体检时风险才更小,对后续实施的“疗效”才不会有不良反应。由此也足以窥见骗子的无良程度和毫无底线。

近年来,海外体检日渐升温,受到国内一些高端人群的青睐。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海外体检没有用,毕竟一些国家的医疗水平、体检水平比国内更高,但是在有意愿也有条件参加海外体检时,却要加倍小心,以避免落入体检骗局,最终成为别人诈骗链条上的猎物。要想避免落入别人设置的体检骗局,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避免对海外体检以及医疗的盲目迷信,比如在参加外海体检之前,能否先在国内正规医疗机构体检一番,听听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再做决定?比如在出国之前,能否对相关的体检知识、医疗常识多些了解与掌握,以免出国以后成了别人案板上的鱼肉,完全没有自我保护能力?

新闻推荐

员工在年会上过量饮酒死亡 家属向没喝酒的同事索赔20万法院:同事不承担赔偿责任,驳回家属诉求

记者了解到,老张是某公司的保安,而老黄是保安队长。2016年1月27日,某公司开年会,当晚公司员工在一家饭店聚餐,一共三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