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父亲的账本

南充晚报 2019-01-06 00:00 大字

□ 刘菲(湖北)

1977年高中毕业后, 父亲先后当过生产队长、村委会副主任、村委会主任,在农村基层工作了20多年。 每当我翻开 一本纸张发黄的笔记本, 扉页上的字迹仍然清晰。 这是父亲1982年以来记录的家庭各项收入支出流水账本。近40年里,家庭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 都详细地记录在案。这8本家庭账本,记录了一个平凡家庭的柴米油盐, 也记录下一个时代的缩影。用父亲自己的话说:苦日子已经过去了,好日子现在天天过。

父亲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1981年, 改革的春风吹到这个边远的农村。当年10月,村里开始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父亲家分了2.5亩土地。为了改变命运,父亲想在这2.5亩地里做文章。当时,政府为了解决供应市民蔬菜问题,规划建设高标准菜地,父亲嗅到了先机,准备种菜。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种子,父亲利用晚上看书,学习种植技术,向外地菜农学习,回家后试种成功。为了种菜,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每天早上3点多起床去莱地摘菜,挑到离家4公里的市区去卖,卖完后再挑一担粪水回家,赶在8点之前去上工。来回8公里路,都是肩挑背扛走过来的,肩膀磨破了皮,脚底板磨起了泡。

也就是从1982年,父亲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记账生活。1981年之前过的是集体生活,每年靠工分分粮食,家庭账本上能记的主要是工分。1981年分田到户后,父亲才有了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收入,这笔收入还是靠卖菜所得。在1982年的家庭账本上,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蔬菜栽培技术的。经过几年努力,父亲种的蔬菜品质好、上市早、产量高,收入逐年提高。到了1984年,父亲每个月都有进账:1月份农副业收入71.72元、2月份收入92.43元、3月份收入88.79元……这一年下来, 收入达到952.17元。

种菜卖菜, 父亲走出了一条致富路。1986年,父亲被村民选举为村委会副主任。他决心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组织村民小组长和党员代表到家里参观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开办蔬菜种植培训班,在全村推广蔬菜种植经验。不少村民通过种菜致了富,盖了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2月14号付早餐款0.80元、3月28号付肉一斤1.8元、3月29号付火柴10盒0.26元、3月30号去送礼糖一斤0.69元、3月31号付白酒一斤0.96元、4月4号理发0.5元……这是父亲1987年记录的现金付出流水账。相比于1984年,1987年的账本记录得更详细, 每张纸上密密麻麻全是字。1984年生活还很简单,也没有很多额外的开销。但是到了1987年,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能够买到的生活用品越来越多,所以家庭开支也越来越大。

1993年,父亲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工作重心是发展蔬菜生产,修建村级公路,带头创办企业, 带领村民致富。 这样的飞速发展,同样体现在我们一家的日常生活上。在1998年的家庭账本里, 肉从1987年的1.8元涨到7元一斤, 送礼也从原先的一斤糖、两斤面变成了30元、50元不等的现金。在1998年的家庭账本里,还多出了不少新的开销,比如煤气一坛50元、大哥大费63.36元、电话费151.59元……食品开支不再占据主导,取而代之的是电话费、 电费以及买衣服等支出。这一年,父亲的年收入超过了7万元。

到了2018年,父亲总收入超过12万元,比起1984年的不足千元, 翻了120多倍。家庭收入中除了工资外,还有家庭存款利息、卖菜收入,等等。为了支持新一轮发展,父亲带头签了棚改拆迁协议, 不仅拿到了拆迁安置款, 还分了两套房子。 日子越过越好,可父亲就是闲不住,他重返农村,耕种自家闲置的土地,继续当起了菜农。茄子、黄瓜、萝卜、红薯,菜园里四季瓜果不断,吃不完还可以送到附近幼儿园, 让孩子们也吃到天然无公害的蔬菜。

过去种菜是为了生计, 现在种菜是为了生活品质。同样是种菜,父亲却种出了新境界。一路走来虽然艰辛,吃过的苦、流过的汗都成了记忆,经过40年的艰辛努力,父亲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回首改革开放的四十年,父亲感慨万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一家现在的好日子。

新闻推荐

在胭脂谷,蒲松龄觅渡人狐前世今生(五章)

窦永堂康熙九年秋,31岁的蒲松龄受同邑进士、江苏宝应县令孙蕙之邀作幕宾,打马南行,途经因《山海经》记载而得名、座落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