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家湾的笑声
张民我的家乡雍家湾属洋县龙亭镇辖地,北宋乾德年间(约公元966年)雍姓迁入,距今已有千余年。后有张姓来此,族人渐盛,现又称张家湾。
地盘小、人口少的雍家湾,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群众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生活有了奔头。现在大家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个个喜上眉梢,沉醉在甜蜜的生活里。
上世纪60年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吃粮烧柴发愁,最盼望有吃的有烧的有穿的。那时,年人均口粮180到210公斤(毛粮),只得粮少瓜菜代。二月间就得外出借粮度饥荒。说起烧柴更是困难,荒秃秃的丘陵地上一片红土连草都不长。从每年农历十月到来年四月就要带上工具往返40多公里去收茅草、杂柴。70年代,在原村党支部书记张兆明的带领下,在荒山荒坡上植树造林,栽上了洋槐、桃、李等经济林150多亩,家家户户不缺柴,摘了桃李果子市场出售后还有钱用。
分田到户家家高兴有奔头有盼头。科技种田、良种选择、肥料搭配、除草、除虫按时把关,亩产突破750公斤,引酉灌区、龙王滩水库等水源使130多亩田地旱涝保丰收。2018年种粮大户雍九河仅稻谷一项就收获6500公斤,拉了几三轮车出售。村里41户群众收的粮食真是“大囤满来小囤流”。有人说:“种粮大户一家一年丰收的粮食比过去一个生产队的粮还多呢”。愁吃愁穿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村里20多个人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不下两万余元。
“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耕地不用牛和耙,照灯不用油和蜡……”在改革开放40年期间全部实现了。有了电后,各村各户电灯亮晶晶,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永别了站长队购煤油,萤火虫似的麻油灯。座机电话都不用了,替代的是手机,通话拍照看视频。老夫妻小夫妻,孙子重孙挑选看,你说哪一件不是党的功。
七八十年代这里的人还穿着用龙须草、稻草、布条混合编织的草鞋去干活、赶集、进城,走亲访友。如今,男女老幼有多双鞋子,时常穿新衣、新皮鞋乘坐小汽车出去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深有感触,作为农民的我为党报党刊广播电视投稿已走过60个春秋。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坚持为县广播电视台、文化馆、电影院送稿件。前两年,子女买了小汽车,经常坐车送稿外出办事是常事,他们还带我们老人去外地旅游,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印象最深的是汶川大地震。震后,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张士龙的儿子出外务工修建了三大两小两层半楼房,有了“洋楼”,儿子娶媳妇并不难。回想起他们祖孙3代七八口人住在一间半的小房内,而今3兄弟每人修建一座洋楼的喜气氛围真是令人欣慰。如今的雍家湾96%的人家修了楼房,楼房林立,排排有序样式各异多么气派,呈现出现代农村的风貌。
“孝”字为百善之首,它是为人处世的根基,是教育子女的古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家庭和谐的源泉,也是社会和谐的纽带。赵久艳是从贵州嫁到这里的姑娘,家里有一位70多岁患有痴呆的公公。她买回剃头刀和剪子坚持给老人理发多年。人老了“大小便不留情”经常尿裤子气味难闻,她不怕脏、臭,随时给老人把衣服裤子洗得干干净净,把大叫得亲热胜似亲闺女。经常给人说:“人老了就是这样,谁都会老。”雍家湾的十多个儿媳妇都对老人照料周到。老人们走在一起互相争着夸自己儿媳、孙媳好。迎朝霞散步送走晚霞,一家老小欢聚用餐,围看电视,享着“老来福”。
文明礼貌蔚然成风,人人不讲粗话。经常可以听到“你好、谢谢、麻烦、欢迎来家坐客、不远送、再见、请问、对不起”等文明语言。
2016年,国家投资20多万元修建了大龙河桥一座,解决了三里河、高家沟、杜村等地650多户人家发洪水、种田难的实际。2018年春,退休教师张戈波和打工青年张全红投资8000余元找来铲车扩通宽4.5米、长5公里通往农田、林果园的邓家沟道路。三轮车、摩托车、收割机、耕田机等机械可以去田间地头劳耕。肩挑背磨、步行走路的岁月已一去不复返了。
家家户户不再喂养耕牛了,为了保护环境。昔日随时可见的粪便、杂草已无影无踪了,以机代耕既省了饲料又缩短了劳作时间何乐而不为。
前几日,我们村里的苏树天、雍九河等坐在我的小院里晒着太阳、抽着烟、喝着茶深有感触地对我说:“今年他们已脱了贫、摘了帽,还喂了鸭子和羊,每当看到群鸭在大龙河里嬉戏下蛋、羊儿在河畔吃草喝水打盹,享受温暖阳光时,脸上不由得就会浮起笑容。
雍家湾里的人在笑在唱,唱出心中的喜悦,家乡的巨变,党的恩惠,祖国的伟大。
新闻推荐
浙江省台州市一奔驰车主酒后请朋友代驾,岂料路遇交警检查,代驾朋友不仅无证驾驶,还是一位在逃“老赖”。目前,交警已将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