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化解常用药涨价的重压须“对症下药”

齐鲁晚报 2018-12-26 05:30 大字

感冒发烧、消炎止痛,日常生活中,身体时常会出一些小毛病,跑药店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事。如果你经常买药,就会发现很多常用药甚至保健品都已经涨价了,“有的感冒药涨了近一倍”。据统计,相比2015年,很多常用药的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这让不少市民深感“吃不消”。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物价和人力成本都在上涨,家庭常用药的价格适当上涨无可厚非,只有保证药厂的利润,才能保证继续生产和研发的动力。但药品毕竟是一种特殊商品,事关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危,若涨价过快,必然会加重民众医疗负担,吞噬药品改革带给民众的获得感。

据媒体报道,这次家庭常用药涨价的原因主要有三点:新版GMP(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的施行、行业监管的升级、环保问题的整治。这些良性的治理因素会造成一些药企制药成本上升,但是由于国家给予补贴,药企基本上能够维持正常生产,并取得合理利润,所以即使涨价,也在民众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这符合市场规律。我们更应关注的是那些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上涨因素,“对症下药”,切实为民众减轻医疗负担。

常用药价格猛涨,与原料药价格的暴涨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环保以及工艺改造等因素影响,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日益频繁,个别企业因此取得了对某些原料药生产的垄断地位,并借机提价。原材料一旦价格上涨或断供,就会影响下游企业的生产,最终转化为患者的高昂支出。面对不合理的市场竞争和大幅上涨的常用药价格,有关部门利用行政手段,对垄断原料药价格等行为进行处罚固然不可或缺,但更为重要的是按照市场经济思维,用“无形的手”进行调节。2017年12月,《原料药、药用辅料及药包材与药品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提出原料药不再单独核发批准文号,而是由制剂生产企业单独找原料药企业,对应生产制剂所需的原料药,这种扩大供给量的做法或是改变原料药垄断的根本之策。

常用药价格猛涨,许多成品药企业也起到了背后推手的作用。从2015年6月1日开始,我国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实行市场定价,同时也给出了低价药品的零售价上限,使得药品价格继续可控。可实际上,部分企业充分利用了政策,在不突破价格上限的前提下,多次对原本价格很低的药品进行涨价。其中有些属于不合理提价,这也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对此,有关部门应当用好“有形的手”,遏制成品药企业过度的涨价行为。

只有不讳疾忌医,才能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要解决常用药价格飞涨问题,必须痛下决心,通过“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将药品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满足患者对常用药的刚性需求,在为民众减轻负担的同时,增加药品改革带来的满足感。

新闻推荐

清理整治偷倒沥青

本报讯近日,湾里城管中队发现一处偷倒沥青,及时组织清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一直以来,鸠江城管湾里中队督促境内建设单位文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