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木雕洋火匣

西安晚报 2018-12-23 00:00 大字

木雕“马师造”洋火匣

提到火柴盒,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长方体硬纸盒,但你可见过木头做的火柴盒?前不久,笔者在藏友家中见到一只木雕的火柴盒,根据火柴盒上的字样和雕工推断,这个火柴盒可能产自民国初年,而当时应该叫“洋火匣”。

这只洋火匣是一个长方体的木雕盒子,木质为黄杨木。它比人们常见的一般火柴盒略大些,上面刻着六个字“洋火匣马师造”。字是魏体,阳刻,每字都加边框,大有金石味道,很有功力。洋火匣上刻的“马师造”,应该是姓马的师傅造的,应是位有名头的手艺人。洋火匣的上部开口,有竹制活盖儿,可以自由开合。侧面有一个圆圆的小孔,使用的时候火柴就像牙签一样,从这个小孔里往外一根根地倒。另一个侧面有半块铁片,可能是用来摩擦火柴的,跟划火的磷片作用一致。以前的洋火很不安全,随便在什么粗糙的表面一划就能引燃火柴,遇到碰撞也会自燃,所以经常发生事故。洋火匣的周边都是各式盘长回纹,包浆均匀自然,雕工简洁老练。背面是一面小方镜子,猜测是用来反射日光取火的。过去的镜子是水银镜,反光的作用相当好。小小的一个洋火匣,尽可能功能完备,可见制作匠人的心思奇巧,考虑周全。

火柴最初是舶来品,和其他舶来的铁钉、煤油、布匹等一起被称为洋火、洋钉、洋油、洋布等。火柴从外国输入中国最早的官方记录是1865年的天津海关报告,晚清文人著作中也记载过火柴输入中国的情况,如《异闻琐录》(同治九年四月刻本)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道光间,英夷所贡杂物,多谣巧好玩。中有自来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以为鬼物。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厅昂,非豪商显宦无力求之耳。”火柴在国内刚被使用时,因其还没普及,非常难得,就有了各式各样、各种材质的洋火匣,有象牙的、银的、铁的……但木制的却是少见。不要小看这一洋火匣,在清末民初可是需要一两银子才能买得到,一般老百姓是用不起的。(雨林)

新闻推荐

年底财务付款结账繁忙 长沙发生多起冒充老板诈骗财务人员案

“近期长沙发生多起冒称老板,以业务需要为由要求公司财务转账的诈骗案例。”12月22日,澎湃新闻从长沙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