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知识改变命运”是个大概率事件

山东商报 2018-12-18 10:01 大字

在重庆,有一群人靠着一根棒子生存,他们在当地被称为“棒棒”。在常人看来,这些“棒棒”很多来自乡村,他们衣着朴素,靠卖力气“讨生活”,但其中一位“棒棒”近日却因为高学历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贺东伟对记者称,他曾尝试找其他的工作,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如今他也安于做“棒棒”,觉得这是一份和他能力“相匹配”的工作。(12月17日《北京青年报》)

学历对个人所带来的改变,至少在时下还“有胜于无”。当然,不能就此否定知识的作用,更不能对其人生努力作出否定。“知识改变命运”是个大概率事件,仅仅因为错过一次机会就选择了放弃,这跟知识本身并无因果关系,而在于拥有知识的人未能将其好好的运用。从这点来说,知识或许丰富了头脑,却未能改变思维;在他看来,棒棒是与自己能力相配的工作,这是极度不自信的表现,也恰是不能突破自己的关键原因。

贺东伟对“棒棒”职业的坚持,并非出于喜欢而是一种无奈。长期的习惯思维会成为一道阻隔自我的樊篱,让人产生极强的依赖性,久积的惰性也很难被改变。贺东伟在漫长的“棒棒”生计中,已然难以摆脱自己设定的“职业选项”与“能力定位”。当他无以突破自我的思想禁锢,学历再高的文凭都会成为摆设。贺东伟本可有很多改变的机会,有的时候只要选择坚持一下,或者稍微调整一下自己,就可以让自身处境得到改善。结果他没有进行更多的尝试,也没有把自己所有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法律本科文凭这张求职敲门砖没有发挥作用,之后反倒成了一种精神负担。

每个人都怀揣梦想,但不少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却交出了不同的答卷。本科学历“棒棒”可谓“另类人生”,然而这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样子。贺东伟最大的失败在于,他拥有获得文凭的能力并拥有一定的知识,却不会利用知识这种最宝贵的财富,既无以做到专业对口利用知识,又无以利用知识所带来的改变,将做事上升到做事业——或从创新的角度对“棒棒”职业进行效率提升,或采取公司化模式实现规模化,或运用法律知识为其他人维权,都是一个高文凭者可以达到的愿景。然而,文凭没有转化成知识,知识也未能改变思维,固步自封而难以进步。

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也是类似群体的生动写照。拥有知识却不能运用知识,已成为越来越大的现实问题。“为读书而读书”或“为取得文凭而取得文凭”的人并非少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校园毕业之后,没有进入社会和职场而是回归了家庭,做“啃老族”成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于此,我们又必须回到那个老话题:相比于教给孩子知识,让他们拥有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健全人格,才是教育成功的检验标准。堂吉伟德

新闻推荐

给近视治疗行业先﹃矫正﹄

水方近年来,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不断上升,已经呈现低龄化、重度化的问题。我国学生近视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人数居世界之首,近视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