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中国最大网红,就在你身边

2018-12-13 13:22 大字

筷子门事件(指D&G在宣传片里不尊重中国餐具文化及后续事件)的高潮渐落,可遗波依旧。

从事发始至今,恨不得秒为中国正名、狠狠甩粗鄙之人耳光子的人潮涌如海,但其中最为令我不禁发出“还怕你攀不起我大中华”感叹的,是故宫博物院不久前发布的一则九宫格微博。

“每一双,都不简单。”

是啊,承载深沉历史底蕴的文物,自然不简单。

可惜的是,不论是现代的生活节奏还是年轻人的喜好偏向,都导致了故宫文化鲜有人赏识的尴尬局面。

可人不能忘本,一个胸怀国家历史的人,才能脚步稳当地走得更远。

于是,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推动下,联合几家影视公司,巧妙地以“文娱+”的形式,通过《上新了·故宫》这档综艺,零距离地将古韵沉沉的文物,别开生面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有深度不乏味,看累满屏肃穆建筑时还能瞄几眼明星嘉宾——明人不说暗话,我反手就是一个赞。

紫禁城的现代大革命

毋庸置疑,集古人智慧于一身、积淀历史韵味的文物,是宝物。可要如何让埋头电子产品、连文豪名字都背不出几个的现代年轻人,注意到这一点并引起重视呢?

面对此种亟待解决的时代问题,《上新了·故宫》这档“文娱+”的综艺节目,集众人智慧之所长,应运而生。

节目各处设计都显得别出心裁,予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

先是片头。

被以柔和色彩卡通化的故宫标志性建筑,结合由因暑假播出的《香蜜沉沉烬如霜》而人气大涨的男星邓伦演唱的片头曲,在炸裂欢喜的音乐节奏里,鼓动观众的身体细胞。

片头曲过后,揭谜似地层层推进故宫场景,节目组以故宫博物院网红院长单霁翔一番饱含动人情感的话语,与观众建立紧密的情感维系。

在充实节目内容上,节目组选择邀请两位常驻嘉宾,分别是邓伦和周一围,并称其为文创新品开发员,以此为亮点之一,吸引不少仍游离故宫文化之外的追星族走近故宫。

那么,文创新品开发员究竟是做什么的呢?

根据故宫文化,设计文创产品。

《上新了·故宫》目前已经播出了四期。在每一期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会给嘉宾一个主题,而嘉宾们(包括常驻嘉宾邓伦、周一围和另外一位飞行嘉宾)就要围绕院长给出的主题,在故宫内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将会随着嘉宾的探索脚步,看到非常之多的故宫为保护文物而不对外开放的建筑,包括其内景。

与此同时,节目组借助御猫形象,以萌系口吻添加的趣味讲解旁白,为我们与看似无声的文物间,搭建了一座稳实、绚烂的桥梁。

而在一番详尽的“游园惊梦”之后,几位嘉宾就要展示自己所收集到的,可以激发文创灵感的故宫文化元素。

比如第一期,设计师根据故宫内的宫灯、檐角兽、鸟雀等一系列元素,创作出一套存放眉笔、口红等物件的“美什件”。

比如第二期,设计师根据畅音阁里的天井画、红色缂丝云龙纹男蟒等元素,创造出一套精致的“畅心睡眠”睡衣。

比如第三期,设计师根据日晷、山水花卉纹书架等元素,创造出结合古今“时钟”特色的日晷钟。

比如第四期,设计师根据黄花梨柜子、后妃金约等元素,创造出一套符合现代人品味的首饰三件套。

这可谓是一箭三雕,既成功将故宫文化加以推广,又引起了观众对于中国复古元素的追求,最后还拓广了文创产品的市场。

再次闪耀的蒙尘明珠

在《上新了·故宫》节目的弹幕里,时常会滚动这么一类话。

“这档节目真好,我感觉那些朦胧的历史人物,好像都在渐渐清晰。”

“现在看见那些历史人物的画像,都会不自觉地去想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和谥号一类,感觉挺长知识的。”

认真说起来,《上新了·故宫》倒也不是一部综艺片,可也划分不到纪录片的范畴里,充其量,它只能算得上是一部带有纪录片痕迹的综艺真人秀。

可就是这么一部看似“四不像”的片子,带红了故宫,甚至连带着吸引一部分人前去研究中国文化,又刺激了现代电商开拓文创产品方面的消费市场。

蒙尘的明珠,开始绽放光芒了,这是件好事儿。

可故宫成功的网红之路,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自然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

不少文学家冠以如今时代的文学以“快餐小说”的称号,同理,不少经济学家称如今时代的市场为“快餐式消费”。

倒也没错,如今时代的发展脚步迅猛,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快且乱,丝毫分不出心神去沏一杯冒着袅袅烟雾的茶水,捧着一本书,仔仔细细、慢慢儿地研究。

既然“山不来就我”,那就只好“我来就山”了。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上新了·故宫》的第一期里,说了这么一句话。

“特别令我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故宫的活力。”

“感受到故宫活力”虽是在《上新了·故宫》节目播出之前,却也离不开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以段子手等贴合现代网友口味走红的身份背后,为故宫带来的流量。

如今,哪怕是非历史专业的社会人士,也逐渐暗对“心怀江南却无奈被拘于龙椅之上”的乾隆,对“极为孝顺母亲、励精图治”的乾隆,有了焕然一新的了解,并燃起了往深入探究的欲望。

除帝王外,娘娘们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奇探究之欲。

最近,故宫借助愈辐射范围越来越大的节目效应,趁机推出六支故宫口红——仅一小时就售出3000支!

对此,网友们善意打趣:“有点意思,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涂了个娘娘同款,还是蛮期待的。”

看来,“网红”既是生长于这个时代,便也遵循“存在即合理”,最起码,它能为“冷门”的物件,带来充沛、蓬勃的盎然生机。

虽说成功不可被复制,但在其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得意之处,还是允许被借鉴一二的。

沉寂与呐喊

同故宫一般,较电玩、蹦极类便显得沉闷乏味的时代精华,还有民间手艺、名人故居、烈士墓碑及专项博物馆一类。

名胜风景区虽较上述几类遭“积灰三尺厚”的凄凉境地,要显得“热闹得怪异”些,可也尚未逃离明珠蒙尘的可怜境地。

众人只顾盲目“游”,缺了看景的兴致。

虽然这确实是“宝物”们面临的尴尬境况,可这并不代表我们该在习以为常中渐漠视,乃至觉得“理应如此”。

故宫的网红式成长,便是明白人对“理应如此”最猛烈的反击。

而其他遇冷“宝物”,也理应享此待遇,而这份有力反击,需要多方通力协作。

如今网上最为随处可见的故居宣传片,大多是主持人挂着标准微笑,由外至内将故居的基本信息讲解一番。

平淡至极、枯燥乏味,鲜有人耐心将其观看完整,这便也就加深了“宝物”无人问津的局面。

种种窘迫,数不胜数。那么,我们作为心焦难耐的旁观者,究竟可以为其做些什么?

多方协作,自是有所可为。

《寻梦环游记》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作为一部完美打开中国市场的迪士尼动画,它在讲述主角家族史时,结合了中国的剪纸艺术,使得一个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再加以后期动画制作,让剪纸活了起来。

这也是“文娱+”的输出形式之一,多些见缝插针的植入后,许就能成就另一个“网红文化”。

文人故居类,亦可效仿一二。

只要对症下药,便可一举根除。

简单举个例子。

如今流行中西结合的婚礼,而文人故居通常淌着点儿书香的韵味,可作为东方古典的代表之一。

如此,便可想法子将文人故居的那股味儿,融入现代婚礼的物品置办里。比如文人故居的妙景,便可以油画、水彩等形式,印画于请帖上,添几分别致的复古味道。

再或者,可以将背后典故应景的文人故居,结合现代技术做成微缩模型,以作婚礼的伴手礼。

适当地往下拉一拉“宝物”的格调,打破“宝物”的玻璃罩,让其的呐喊发出声来,哪怕成不了另一个“故宫网红”,也能供常人深入观赏一二。

这便极好。

今日福利 |今天推送这篇文章,我们更深的期待在于,同为政府文化单位,故宫的文化开发,是不是可以对诸如电影资料馆这样的体制内机构发展有所参考意义?希望影迷们在留言区,就此话题,对电影资料馆未来的“文化开发”积极献言献策。“幕味儿”公号将对好点子好想法,给予电影兑换券的奖励和感谢。(奇爱博士)

推荐 |“幕味儿”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

新闻推荐

发生交通事故有“以伤为论”的说法吗?覃成朝

某网友问:他有个亲戚驾驶电动车和小车出了事故现在还在ICU,后来交警判了为亲戚的主要责任,对方没有受伤,判了次要责任,这样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