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乡心如莲 读《从故乡出发》

陕西日报 2018-12-12 06:33 大字

孔明

我与林燕因互联网结缘,成了微信圈里的好友。读了她的文字,我似乎窥视了她的乡心如莲;又赏过她画的莲花,似乎领略了她的一颗莲心如许。乡心如莲,乡愁成就了她的美文吗?莲心如许,乡愁如莲绽放,使她一直能活在梦一样的文学人生里,不脱俗,也快脱胎换骨了。

读林燕的文,我忍不住想笑——会心一笑的笑。她文字里的许多场景、场合与我的记忆不谋而合,有的细节、情节、人物对白似曾经历,却被我淡忘了,又被她激活了,我就也活在了她的一些文里。我总觉得她的文字里有我——就好像我被窥视过。转过身来,恍然大悟:我们都是农村长大的,不同乡,却同根;不同龄,却同心。在秦岭脚下长大的人,经历都是一样的:云在头顶,云在峰巅;雨在门口,雨在地头;风里来,雨里去,都光过脚,都割过草,都曾掬水月在手,都曾望天雁高飞。林燕虽然是女孩,她的一些经历连我都自愧不如。我甚至想,放到科举时代,林燕女扮男装去赶考,或许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林燕爱文学,文学便反哺她,使她既处处留心皆学问,又无心插柳柳成荫。她成了作家里的画家,又成了画家里的作家。如此说来,她算得上是幸运儿了!

林燕的文使我确信,她自小应该是一个有心的女孩,不然,她笔下的乡村细节就无法解释。那是她的细节,唯独她的文章里才有。她的文颠覆了我对乡村女娃的刻板印象——却原来在乡村田园里,还有像林燕那样的女孩,并非只会在娘怀里撒娇、撒欢,或者只会跟着一伙儿玩伴没心没肺地叽叽喳喳、东游西跑、活蹦乱跳。她是调皮的,具备一些男孩的脾性和顽性;又是活泼的,不亚于一些男孩的好动兼好玩;还是文静的,可以用“静女其姝”形容她。我能想象她在乡村、田野走动时,一定是左顾右盼,眼里的花儿、草儿和虫儿、鸟儿一般,可以悄声私语,呢喃喁喁;我还能想象有风无风的夜晚,她总爱展开双臂,蝴蝶一般追逐着天上的星星、月亮,一眼的渴望、向往和喜悦。她覆额的刘海下,眼睛水灵灵的,捕捉的是乡村旮旯拐角的诗情画意;她遮面的乌发下,耳朵机灵灵的,逮听的都是些成年人有口无心的画外音。把她的文读进去了,我便不期然步入了她的蝴蝶梦境,自然而然联想到了李商隐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种天问油然而生:林燕是庄生吗?或者,蝴蝶是林燕吗?

林燕多梦,有她的文为证。她的文里,梦境如画境,画境如梦境。说真实吧,恍如昨天的事,却找不到人证物证;说不真实吧,那是她经历的,我愿意为她背书。或许在她眼里,梦境与画境一样令她想入非非。她从故乡来,一个转身,啊呀——故乡在哪里?她回故乡去,又一个转身,阿嚏——故乡在那里!故乡渐行渐远,故乡面目全非,故乡却能回去,这全赖她爱情般的乡情和画笔般的文笔。坍塌的院墙,斑驳的墙壁,尘封的家园,荒芜的土地,处处寄托了她的惦念,寄生了她的灵感,寄寓了她的情感,更寄存了她的伤感。和所有的才女一样,她多愁善感;和某些才女不一样,她的“愁”无关风月,她的“感”总关美感。她的父亲、她的母亲、她的左邻右舍,都在她的文字里活了过来,活得有声有色、有鼻子有眼。她的记忆神奇得如同复制、粘贴,却比复制、粘贴生动了十分。梦想在少女时代定格,所以美感多于伤感;梦想在现实中被改写,所以怅然里有茫然。幸而她好诗文,她的多半失意被诗意稀释;却也因为诗文入心入肺,她的些许愁情失意被审美意识所吸附。乡愁如梦,欣然拾遗,如同捡拾了一篮时光珠贝,这便是她的文了;乡愁如画,豁然回眸,有如蓦然回首,人生便在她的文里既有写真般的原汁原味,又有写意般的天然妙趣。这样的文阅读时需要用心。

林燕的文应该得益于诗书画的熏陶和滋养。一个人的文风能暴露一个人的底蕴、情怀和格局。林燕是走出乡村的女子,她的身上带有乡村女孩的质朴之美——“质本洁来还洁去”,令人天然地亲近、亲昵,甚至想亲吻。林燕喜欢读书,如蚕食桑柘,作茧自缚了,却破茧而出了,进而羽化成蝶了。唯因质朴,她的文章不华丽,却接地气,读之如临田野,乡风扑面而来,裹挟了泥土气息,别有一种芳芬沁人心脾;唯因读书明理,读她的文,如见古人心,云破月来花弄影,别是一种优雅姿态与浪漫情怀。她心仪文人雅士,有意无意中摄取了他们的文魂诗魄,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塑造、被点化、被雅化、被诗化。“腹有诗书气自华”,完全可以拿来形容她。

常有人说:“文如其人。”或曰:“人如其文。”这样的颠倒话对林燕并不适合。见过林燕多次,发现她的眉宇之间确乎有“愁”,但不太像是她文章字里行间弥漫、聚集的那种天然的乡愁——譬如草露,或如月光。读罢她的《从故乡出发》,又明显地感觉到她的乡愁有别于一些过来人的怀旧惆怅,更多地带有童话色彩,似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实际上未必“剪不断,理还乱”,这便是她的可爱、可贵、可敬了。不无病呻吟,呻吟便是一种吟哦,一种清唱,一种乡笛独奏,唯发乎心,故见乎真。那是一种动情的歌,更是一种动心的疼!

林燕给自己的书起名《从故乡出发》,我是心领神会的。她呱呱坠地于土炕,牙牙学语于老屋,蹒跚学步于树下,渐解人事于田间地头,茁壮成长于乡风民俗的耳濡目染,故乡便成了她的脐带,乡愁便成了她的基因,乡情便成了她的精神皈依,她的一篇篇文章便成了她人在旅途的邮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她的足下虽非锦绣铺地,也非荆棘丛生,这便使她的乡愁有了回味咀嚼的余香悠悠,使她的乡情有了可堪回首的余韵袅袅。一些人爱读她的文,可能与她有着共同的心路历程吧!

我喜爱林燕的人生姿态。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却有着不平凡的追求。对她来说,读书如同饱吮乳汁,终于读出了自己的梅兰竹菊和风雅颂离骚;写作如同耕耘沃野,付出了汗水的淋漓,却也收获了满囤的丰硕。她还画画,画心入文,怪不得她的文有写生的清新、细腻和逼真。就人生而言,她的年华阅历恰好;就文学而言,她的创作正当其时。无须我鼓励,她必会努力。乡愁是她的宿命,只会与日俱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她的创作源头,一直占据着她的心头。《从故乡出发》,故乡不辜负她,她能辜负乡愁吗?

新闻推荐

公安部发布B级通缉令 5万元通缉石嘴山盗窃嫌疑人肖永生

通缉令(B)级肖永生公缉[2018]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公安局正在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