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没有“水分”的药品才会更健康

新安晚报 2018-12-10 10:54 大字

□郝雪梅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已经正式启动。记者12月8日从国家医疗保障局获悉,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这次中选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有人因此担心药价降低会否影响企业效益。(12月9日《新京报》)

被政府采购选中的药品,平均降价达到52%,最高降价达到了96%。看到这样的数字,一些专家又开始发言了:政府采购,逼着药价降幅如此之大,企业还有赢利空间吗?这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最终可能会是药品质量的降低。

表面上看这部分专家论调是有道理的,医药企业的发展需要药品的赢利,药品的赢利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又能反过来促进药品质量的提升。可实际上,这些专家着实是杞人忧天了,着实是过度担忧了。

需要知道的是,参与政府采购竞标的医药企业,都是自愿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人强迫他们必须参加政府采购竞标。既然他们参与了政府采购竞标,就说明是有利可图的。没有利益谁会挤破头进入政府采购药品序列?可以肯定地说,医药企业不会“赔本赚吆喝”。

那么,为何竞标成功之后的药价,降幅会如此之大?平均降价的幅度达到了52%,甚至有的降幅96%?其实,道理很简单,以往的药品价格虚高已经相当严重。这从很多媒体调查报道里,就可见一斑。比如,有的药品成本才2元钱,进入患者手里就变成了几百元。比如,有的药品成本价才几十块钱,进入患者的手里就变成了几千元。试想,那些动不动就“一个月几万元”的抗癌药,真的是因为“高科技”而实现的“价格高”吗?

本次试点采取“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组织形式和总体思路。由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等有关部门成立国家试点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拟定基本政策、范围和要求,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推动试点城市形成联盟。将11个试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分散的药品采购量集中起来,形成了团购效应,有利于以量换价,明显降低药价,切实减轻患者药费负担,也有利于减少企业的跨区域市场推广成本。“药价平均降52%”的美好结果,主要原因在于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挤掉了虚高的价格中所含的水分;其二,减少了中间层层加价的环节;其三,团购价格虽然低,但是医药企业依然可以实现“薄利多销”,最终是有利可图的。这是患者的利好,也是药品价格的理性回归。不仅不会影响企业发展,反而会是医药企业发展的机遇。因为,进入政府采购序列之后,减少了广告宣传的成本,减少了灰色成本,提高了销量。

“药价平均降52%”,别担心企业无利可图,这只不过是挤干了价格水分,减少了中间扒皮环节而已。

没有水分的药品才会更健康。

新闻推荐

深思与洞见

□路凝山从网上买了一个落地灯。傍晚到的货,拆开包装箱,一样样拿出来,大理石纹灯座、银色灯杆,唯缺灯泡。正要出门买,却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