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贵族精神”的不懈追求
□ 艾里香
何为贵族精神?就是具有文化的教养、社会的担当、自由的灵魂。著名作家熊召政在《文人的贵族精神》一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探讨,展现了他对“贵族精神”的不懈追求。
熊召政早年以诗歌进入文坛。之后他由文人转入商界,取得成功后,再回归文坛,并凭借《张居正》获得茅盾文学奖。在他身上有商人的精明,也有骨子里透出的文人情怀。这本书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人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文化竞争力与文化认同等主题。他指出,中国一直存在贵族及具有贵族精神的人,那就是君子。古往今来的君子,大都有思想的洁癖,有道德的约束,但融入世间的生活,也都能做到经世济用,知行合一。
对于中国文人的出路,熊召政用了非常苍凉的一句话形容:“生于忧患,死于忧患”。幽州台上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想要有所为又难觅知音,千古以来有无数人在这种寂寞与不得志中沉寂;岳阳楼上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强烈济世情怀,是中国文人永久沸腾的血脉;郁孤台上辛弃疾少了“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的豪情万丈,只能是在遥望西北中徘徊、踟蹰,遥想着携吴钩,收关山,沙场点兵的美梦,这是英雄末路无用武之地的悲哀。字里行间充满着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
熊召政是个清醒的文人,他看到了一种“娱乐愚民”的本质,也看到繁荣的娱乐市场背后中国精神的匮乏。他讲了一个北宋的故事,话说金兵入侵开封后,北方贵族大量南逃。有一个贵族逃到杭州后,很感慨的做了个总结。其中几句是:“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兵戈。”意思是说,当时开封城内少男少女都崇拜明星,开封成了全世界最奢靡的嘉年华。孩子们不愿当兵,都愿意学习歌舞和艺术,根本没有忧患意识。当金兵南下,一地尴尬。正如现在,你问孩子们长大想干什么?他说想当网红,当明星。梦想这无可厚非。但他们是真的热爱,还是被娱乐市场绑架了?
熊召政对于现实的忧虑,更是扩大了一个新的范围,不断地在倡导文学的大气象,发出时代的声音与主旋律。《精神追求的延续》一文中,他写民族的灵魂需要救赎,人民的意志需要实现;在今天,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比拼的逐鹿战中,在国家实施的民族复兴的新长征中,我们需要再次高度凝聚我们的胆识与勇气、智慧与韬略。此外,他还对当下文学的视野日渐转向个人的隐私,或者媚俗的快餐的现状,深感忧虑。在《他是一种象征》一文中,他借文学巨匠巴金辞世之机,提及作家的真正使命,那必须是一种越挫越勇的社会责任,一种永不懈怠的忧患意识。
新闻推荐
为切实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区交警大队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科学安排警力,在辖区安居大道、二十四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