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校园欺凌需要一套可操作的处理机制
近年来,各地为治理校园欺凌问题进行大量有益的探索,推出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广东省教育厅、卫健委、团省委等13部门近日联合出台《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对校园欺凌的分类、预防、治理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办法》明确,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发表贬低或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等行为,属于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
@赵越: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这本身充满恶意并夹带羞辱意味,并且必然会给特定对象造成精神损害。这类行为,完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校园欺凌”的定义,故而理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是只有身体的伤害才是欺凌,精神上的伤害,同样也是校园欺凌的另一种方式。最近广东省13部门联合制定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实施办法,
给出了定性:将
欺凌分为3类
不同性质,相应
明确了18种情
形。定性欺凌给
学生立规矩,另
一方面也给惩
戒提供依据。惩
戒也是教育手
段,甚至也是一
种预防式的保
护,对欺凌认定
后的惩戒必须
动真格。
细化校园
欺凌整治规则很有必要。治理校园欺凌,方案好更要执行好。广东省的文件出台,既是一部全方位的“校园欺凌防治指南”,也是一份指向明确的划分方案。
发现有学生给同学起绰号的,学校和老师应当对相关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对于那些经教育不改的,情节恶劣的学生,有必要按规定进行惩罚,视其情节轻重,可进行留校察看,学校通报批评,直至开除学籍。以促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与感受,这对于受到处理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成长。广东省13部门联合印发相关办法值得推广。对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处理结果进行认定和处置,对政府职责不到位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等,净化校园环境,培育学生懂得尊重老师和同学,坚决杜绝校园任何欺凌现象发生,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出台全国性的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在全国统一施行,坚决遏制一切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权益不受侵害,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刘孙恒:绰号在现实中非常普遍,甚至可以说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被他人起过绰号,只不过一般来说多数绰号都是亲朋好友之间一种亲密关系的体现,不管是起绰号的初衷还是绰号本身,一般都没什么恶意,充其量也只是开个玩笑罢了,并不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和不适。
侮辱性绰号则不然。最明显的一种情况是针对他人生理缺陷而起的绰号,于当事人而言,由于生理缺陷本来已或多或少有些自卑情绪,生活中难免有“差人一等”的错觉,容易变得敏感。如果再被人拿来说事,纵使背后没有那么大的恶意,也无异于揭伤疤,是一种赤裸裸的语言暴力,只会给当事人心灵带来难以抚慰的创伤。
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的言行危害更严重。当事双方都是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为人处世往往只图一时快感,不会顾及他人感受。对于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的同学来说,多数时候没有什么边界和尺度可言;而对受辱同学来说,心理承受力原本就不强,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开解,性格便有可能变得孤僻内向,甚至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侮辱性绰号危害不小,因此在“校园欺凌”的概念中,除了直接的打架斗殴等身体暴力,语言和心理暴力也早被囊括其中。起侮辱性绰号也是一种校园欺凌,但由于语言和心理暴力的发生比较隐蔽,带来的直接观感也没有身体暴力那么强烈,所以现实中诸如侮辱性绰号等校园欺凌,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如今,广东省从地方立法层面明确规定“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也属欺凌”,将社会共识上升为法律意志,有助于提高家长、老师、学校以及政府部门对于校园语言和心理暴力的重视。接下来则是落实的问题,如何构建一个可操作的处理机制,让家长和老师在面对侮辱性绰号等隐性欺凌时处于主动地位,同样考验智慧和担当。
新闻推荐
近日,一段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的视频,引发公众的关注与担忧。酒店卫生乱象不是第一次曝光,乱象频现职业素养缺失的背后,是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