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聊聊金融杠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什么是金融杠杆,金融杠杆过高有什么危害,从宏观政策层面如何应对,在此进行交流探讨。
“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金融杠杆,是将借到的货币追加到用于投资的现有资金上;杠杆率,是资产与银行资本的比率。一般而言,正常杠杆率之内的债务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但金融杠杆化过度使用会使金融资产数额急剧膨胀,就会出现甲为乙做担保,乙为丙放贷款,丙为丁重复贷款,丁再用得到的贷款去投资甲的乱象。在杠杆的巨大“力量”下,各个金融机构之间交错的证券投资和质押信贷在无形中乘数化地放大了收益和风险。这种情况下,杠杆越大风险越高,波及面也越广。
那么,高杠杆究竟是怎样影响国民经济的呢,我们通过一个示例来说明。假设你股票账户里有50万元,你就可以在券商开通一个叫融资融券(securities margin trading)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的业务,一般可以再融资50万元或者更多,你本金50万元,融资50万,就相当于2倍杠杆,也就是50万元的本金去做100万元的股票。在牛市的时候,这个操作模式没有问题,因为碰到行情比较好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就实现翻倍行情,比如你买了100万元的股票,股价涨了50%,你的市值就变成了150万元,换掉券商的50万元,还剩100万元,实现翻倍。大部分牛市中的投资者喜欢加杠杆,以小博大,在牛市行情里这个没问题的,我也曾经加过杠杆,体会过那种感受。究其原因,是收益被杠杆放大的同时,贷款利率也被同样放大,只是人们在上涨的盛宴中遗忘了。但是这个模式一旦在熊市到来或者遇到极端行情的时候,就不能轻易用了。
下面我给大家算个账,我们以自有资金100万元为例,向券商融资100万元,一共200万元股票,我们假设这个投资者非常看好这只股票,也不懂仓位控制,因为非常看好,所以全仓,满仓满融这个股。那么,我们假设买入之后开始了下跌行情:
1.跌10% 账户剩余180万元、 自有资金剩下80万元、欠券商100万元。
2.再跌10% 账户剩余162万元、 自有资金剩下62万元、 欠券商100万元。
3.再跌10% 账户剩余145.8万元、 自有资金剩下45.8万元、 欠券商100万元。
这个时候你的账户的担保比例(维持担保比例=(自己的资产+借来的资产)/借来的资产;或总资产/负债总额 。比如客户有100万资产,通过融资融券总共借来200万元的资产,这时担保比例=(100+200)/200=150%)是145.8%,已经低于券商规定的150%的警戒线,券商一般会提醒你注意添加保证金,防止账户爆仓。
4.再跌10% 账户剩余131.22万元、 自有资金剩下31.22万元、 欠券商100万元。
这个时候账户担保比例131.22% 接近券商规定的130%的平仓线,为什么券商会规定平仓线,一方面再跌你的钱就没了,万一市场比较惨,很可能券商自己的100万元都收不回来,所以它需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如果你跌破130%还没有追加保证金,不好意思,券商可能要给你强行平仓,卖出你的股票,还掉他们的贷款100万元,这个时候你的账户里已经不到30万元了。
这个账算到这里就算完了,你原来的本金是100万元,现在已经亏去了70%。这是在你不补仓担保品的情况下,大部分情况客户在接近平仓线的时候会追加投入,借钱、抵押资产去抄底补充担保品,而股价依然暴跌的话,基本上抄底的这部分也成了“炮灰”。特别是碰到今年金融去杠杆导致货币收缩,各类融资渠道受阻,叠加股市再融资收紧的压力,爆仓太简单了。由个人推至行业,金融杠杆的压缩会从一个行业传导至整个国民经济,引发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
金融去杠杆方向在于两点:一是通过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整体上稳定短端负债利率;二是以结构性手段适度控制金融机构的规模扩张过程。既然金融加杠杆核心逻辑是“借短拆长”,而引降长端资产回报率或将以资产价格过快下挫或影响实体扩张为代价;在不触发流动性风险前提下,温和抬升短端负债利率是相对更有效且低成本的方法。
安康农商行 邓红艺
新闻推荐
人人网:从社交帝国到网络荒原11月14日,人人公司董事长及CEO陈一舟将人人网作价2000万美元的现金和4000万美元的股份卖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