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清洁工”跟垃圾较劲的18年
11月某日,在大东海海域一处僻静的礁石旁,李波戴上潜水镜、穿上脚蹼,拎着渔网顺着礁石往海水深处游去。约半个小时靠岸后,他熟练地把渔网内的物品放入环保垃圾袋,转身又准备再一次潜入海底。这些渔网里装着的不是鲜美的海鲜,而是一些饮料罐、塑料袋、渔网泡沫等垃圾。
李波是一名志愿者,也是三亚沙滩和海底的“环卫工”。自2000年到三亚工作后,他一直志愿从事海洋保护工作。穿着潜水装备当一名“海洋清洁工”,这是他对这片海的深情,也是他坚持了18年的事情。
3天打捞40公斤垃圾
一个多小时的暴晒,几大袋垃圾的收获,汗水从李波的头顶滑落,黝黑的脸在太阳下晒得发光。“终于又完成一个心愿。”李波靠在海边的礁石上休息,10天的努力,他终于把这片海滩上的垃圾清理干净了。
“每当台风季节,大风都会把垃圾刮上来,海滩上的垃圾多了起来。”李波每个月都有一半的天数在下海,他总是背着潜水装备,追着洋流和风向,在三亚大大小小的海域,寻找海洋垃圾的踪迹。最多的时候,李波3天从海里打捞出近40公斤的垃圾。
李波与大海的缘分,要从一张三亚的风光照说起。2000年,李波无意间看到了一张三亚大东海夕阳的照片,这幅画面吸引着李波,从2000多公里外的吉林长白山脚下,花了近60个小时的时间,辗转来到三亚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我记得当时一下车就直奔三亚湾,忍不住捧起了海水尝了一口。”口中咸咸的味道让李波确信,他见到了梦想中的大海。
让李波难以释怀的是,这片令他心心念念的大海,却饱受各类生活垃圾的困扰。“在海里游泳或潜水时,我感觉时间都静止了,这里就是我的心灵净土。既然有人弄脏了海洋,那我就带头来清理。”接触大海没多久,“清理海洋”这个想法,成了他的实际行动。
险些丧命仍义无反顾
刚开始清理海洋垃圾,李波全靠着一腔热血。一件裤头、一副泳镜,就下水了。“被珊瑚划伤、被水母蜇伤是常有的事。”
2008年,李波照样身着简单的装备下水,看见被丢弃在海里的一张渔网,李波伸手去捡。突然,一个大浪打过来,渔网一“翻身”,变成一张大网将他困住。从来没遇到这种情况的李波有些慌了,他拼命地挣扎,渔网却顺着洋流包裹着他。他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拼命踩着水蹬出水面。顺利靠岸后,李波才发现,自己后背、腹部、大腿均被渔网割伤,险些丧命。
经过了多次的死里逃生,李波购买了潜水护具。长期的潜水使他患上了减压病,常常感到耳鸣,关节也会疼痛,时不时要到医院做减压治疗。
在一次潜水中,李波在鹿回头村附近发现了一片荒芜的海域。“珊瑚都被渔网覆盖着,捕鱼用的小网困着许多小鱼。”李波看到这样的景象很心疼。
2014年下半年,李波开始清理这片海域,一段一段海域的搜索垃圾,海底布满了许多被丢弃的渔网和地笼,“一些渔网勾住了珊瑚,如果直接将渔网拉上来,会破坏海底的珊瑚,只能一点一点割。”李波带着小刀潜入4米多深的海底,一节一节割开40多米长的地笼和渔网。常常是一上午的时间,舟里已经装满了垃圾。最多的时候,李波连续清理了5个小时,上岸时双眼眶都印下了一圈红红的勒痕。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这片海域被清理干净了。如今,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驴友”加入了清洁海洋的行列。
18年净海情缘
18年来,李波生活中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清理海洋垃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上。他经营着一个户外运动俱乐部,母亲王淑秀只知道他在做导游,可她发现李波经常带着潜水的装备出门,“他和我说去玩儿,我总觉得他有点不务正业。”直到有一次李波带着母亲去潜水,母亲被海水呛了一大口,很久都没有缓过劲儿来,“我才知道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我每天都悬着一颗心。”王淑秀悄悄抹着眼泪,她知道儿子是在做好事,但还是很担心他的安全。
现在,李波也会带着家人去潜水,告诉家人保护海洋的知识,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保护环境。李波12岁的儿子也被他培养成了潜水能手,一放假就和他一起下水清理垃圾。
“这18年来,我捡上来许多垃圾,也得到了足够回味一生的精神财富。”戴上潜水面罩和脚蹼,潜入海里,李波在海洋世界里找到了精神寄托。
新闻推荐
——关于李凤群小说《大野》的解读□高海平《大野》是一部文本独特的长篇小说,双线条结构,两个不同的线索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