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筒袖暖寒冬
○张强
立冬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吹得人脸蛋生疼,冻得人窝在暖气房子不出来。时光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没有暖气的周至农村,外面天气寒冷,男人们窝在热乎乎的土坑上,利用难得的冬闲时节补瞌睡。在震天响的鼾声中,女人们则在一边纳鞋底,做些针头线脑的活计,一边和前来串门的老嫂们聊着家常。
此刻,不知道冷的娃娃们,三五成群,在街巷里正玩得疯狂,捉迷藏、玩“打仗”,笑声、喊声,响彻了村子上空。这时候,几个妇女跑过来,手里都拿着一双棉筒袖,朝自家娃娃喊道:“快来,天冷的呀,赶紧把筒袖戴在手上,不然手冻烂了!”娃娃们赶忙跑到妈妈跟前,戴上筒袖,扭头又去找伙伴们玩耍……
筒袖,顾名思义,就是形如筒状的衣袖,由棉絮和粗布缝制而成,是过去农村人过冬御寒护手的主要用品。那时候,农村还不富裕,冬季取暖除了传统的热炕、暖水袋和蜂窝煤炉外,另一个重要物品便是自制的棉布筒袖。乡村人手头紧,买不起供销社的成品棉手套,便仿照衣服袖子的形状和棉手套的功能,用农家粗布裁成,再塞入厚厚的棉絮,缝制而成。出门的时候戴在手上,要么露出手指头,要么把手拢在筒袖里,方便实用,深受老人妇女儿童欢迎。讲究些的人家,给女娃缝制筒袖,不但会用蓝色、紫色等花样布料,还会在筒袖上绣些图案,显得美观。
寒冬时光,手上戴一双棉筒袖,则是温暖惬意的事情。那时候的农村小学教室是土坯房,四面漏风,窗户用纸糊着,连蜂窝煤炉子都没有,寒气逼人。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我们则将两手一交叉,伸进筒袖内暖手,需要记笔记或写作业时,再从筒袖内伸出手,握笔写字。
当时,拥有一双军绿色的部队棉手套,是许多娃娃渴盼的梦想。有一次,一个小伙伴上学时候,没有戴筒袖,而是戴着一双崭新的部队棉手套,惹得大家眼红不已。原来,他有亲戚从部队回来探亲,送给他一双部队发的棉手套,远比农村的粗布筒袖“洋气”,让我们一帮娃娃们羡慕了好长时间。
后来,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好转,开始有人买些毛线自己织手套,也很时尚。再后来,农村人手头逐渐宽裕了,便到县城百货大楼买成品的棉手套,颜色多、款式新,尤其是深受女生喜爱。慢慢地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传统的农村筒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到本世纪初,在农村除了老太太还使用筒袖之外,几乎没有年轻人再戴筒袖了。现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伴随了农村人成长的筒袖,彻底成为乡村记忆。
新闻推荐
微博曝光五星酒店卫生乱象:浴巾擦完马桶再擦杯子 为了自己的健康 出门在外做好8件事
新闻背景11月14号,微博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曝光其在入住的近20家五星级酒店拍摄的卫生乱象。视频中,服务员用浴巾擦杯具...